2018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读书研讨班暨京沪青年文艺评论家座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10月25日至27日,“当代文艺的创新与发展”2018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读书研讨班暨京沪青年文艺评论家座谈会在上海举行。此次活动由天美影视主办,天美影视研究部、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解玺璋带队,来自北京、上海两地文学、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等多个艺术领域的20余位资深专家与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参与了此次活动。
本次读书研讨班为第四期,在前三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学习深度,采取专家授课、案例分析、对话交流、实地观摩等多种形式,为青年文艺评论人才搭建了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的平台。专家授课环节,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解玺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蒋原伦奉献了两场精彩讲座。其中,解玺璋以《对于戏剧评论》为题,结合文艺评论领域的亲身经验,探讨了剧评的历史以及当前的戏剧市场现状,以《翁偶虹看戏六十年》为例阐述了文艺批评的特点,并系统性地讲述了文艺评论文章的结构体例及基本写法。讲座既有戏剧理论高度又关注评论实践层面,既注重戏剧评论历史的梳理又观照当下戏剧评论的现状,对于认识戏剧评论、开展戏剧评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蒋原伦以《论先锋派艺术》为题,运用丰富的案例,从先锋派艺术的起源、历史、成就、发展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使广大学员对西方现代艺术流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尤其是通过艺术理论的学习,对于当前文艺领域出现的一些文艺现象、文艺思潮和文艺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拓宽了文艺评论的角度和思路。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解玺璋作开班动员讲话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蒋原伦授课
本次研讨班期间,还特别召开了京沪青年文艺评论家座谈会,为北京、上海两大文艺评论重镇提供了交流对话平台。座谈以“我所热爱和厌恶的作品”为主题,与会评论家从专业角度分享了自己热爱和厌恶的作品,展开了有理论、接地气的热烈研讨,观点客观鲜明、形式严肃活泼,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文艺鉴赏现场教学。尤其是,不少评论家从作品本身的分析深入到文艺评论的理论探讨,围绕文艺评价标准、文艺批评立场、文艺评论家的责任等重大课题进行了讨论。在谈到如何评价文艺作品时,解玺璋以北京人艺青年编剧王甦的话剧《手心手背》为例,认为评判一部作品的好坏,不能以作者名气大小作为标准,而要看作者是否真诚面对观众、作品是否打动人心。《上海文化》杂志副主编张定浩认为,文艺评论家不应以自己的喜恶去评价,评论要准确、客观和公正。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高永亮认为,文艺批评要有鲜明的立场。他对余华作品《兄弟》以荒诞事件表达真实人性的写作手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在谈到文艺评论家的责任时,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景俊美认为文艺评论家应该坚守社会责任。她指出近年来戏曲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繁荣背后,某些地方院团的“炫技”“舞台晚会化”现象突出,忽略了舞美灯光切割空间、表达时间、强化人物形象、外化人物心理的作用,文艺评论家对这些现象需要理性沉思、保持冷静。这次座谈,引导青年文艺评论家进一步坚定了科学、正确的文艺评论立场,明确了新形势下文艺评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增强了凝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理论自觉,增添了用优秀文艺评论引导首都文艺创作、推动首都文艺健康良性发展的信心。
读书研讨班研讨现场
青年评论家、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许苗苗发言
青年评论家、《上海文化》杂志副主编张定浩发言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本次活动正值第20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除专家授课、座谈交流以外,还组织学员现场观看了绍兴小百花越剧《王阳明》、罗马尼亚锡比乌国家剧院戏剧《俄狄浦斯》和澳大利亚国家芭蕾舞团《睡美人》叁场演出,实现了文艺理论和实践体验的有机结合,拓宽了青年文艺评论人才的艺术视野。活动期间,组织学员参观了鲁迅故居、上海博物馆,让青年文艺评论人才深切体会到了艺术对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改变,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激发了创作灵感。研讨班在开展业务学习研讨的同时,还特别注重政治理论教育,组织学员实地参观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对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进行了党史教育,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
“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读书研讨班”2015年创办,四年来邀请了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媒体等各领域的多名资深专家学者授课,吸引了12个艺术门类100余人次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参加,在团结、凝聚、引领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培养了一批首都文艺评论界的骨干力量。今后,市文联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为青年文艺评论人才搭建更多成长进步的平台,全方位培养文艺评论人才,打造北京文艺评论方阵,为首都文艺评论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更加坚实的力量。
读书研讨班学员合影
京沪青年文艺评论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