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影视

当前位置: 首页>>协会动态

艺研新见|寻找与回味——两岸题材舞台剧《寻味》专家研讨会成功举办  

摆关闭本页闭
来源:京艺苑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31

  3月29日下午,由天美影视、全总文工团、北京市台办联合出品的两岸题材舞台剧《寻味》专家研讨会在市文联召开。研讨会由北京剧协、北京评协承办。


全体合影


天美影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讲话


天美影视党组成员张良学

  天美影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天美影视党组成员张良学,天美影视二级巡视员苏社钦,北京市台办二级巡视员马振生出席会议。会议由苏社钦主持。


天美影视二级巡视员苏社钦


北京市台办二级巡视员马振生

  中国话剧协会主席蔺永钧,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刘玉琴,戏剧评论家、表演艺术家、北京演艺集团原副总经理李龙吟,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戏剧》原主编赓续华,天美影视特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邹红,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梧桐,天美影视签约评论家、北京评协理事、国家话剧院研究员颜榴,文艺评论人、原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授谷海慧,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编辑部总编、历史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赵妍等参加会议。《寻味》编剧龚应恬,编剧、导演李宗熹,制作人傅若岩,小茹的饰演者唐丽华,叁爷的饰演者王毅分别在线下线上听取了专家的评论。


主创团队

  各位专家就该剧的主题立意、故事框架、舞台呈现、演员表演等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以小见大 展现了中国人最深沉的情感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刘玉琴

  刘玉琴表示,这部剧题材的选择很独特、很有意义、也很有价值。用一家人的故事,两岸人的思念为主线,艺术再现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是对中国人内心最深刻情感的描述和表达。全剧润物无声的在情字上做文章,用情作为纽带、主轴,把全剧串联起来,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全剧用通信的方式贯穿始终,两岸四代人的书信往来互相串联。剧本没有大起大落的矛盾冲突,只有温婉绵长的情感走向,两岸兄弟、母子、朋友深情挚爱在历史中回响。


戏剧评论家、表演艺术家、北京演艺集团原副总经理李龙吟

  李龙吟认为,《寻味》讲的是在北京长大的孩子年轻的时候去了台湾,因为思念母亲做的牛肉面,他在台湾开了一个牛肉面馆,生意还不错。可是他自己觉得怎么做都没有母亲做的这个味。这一点尽管舞台上没有用话来解释,但特别有价值。母亲的面味就是家里的味,就是祖国的味。味就是根,没味就是找不到根,这个立意很好。


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戏剧》原主编赓续华

  赓续华表示,这是最近看的话剧中比较上乘的一出戏。这出戏讲的是饮食、情感,是人类共同的东西。大家的口味是一致的,饮食、情感也是一样,包括对乡愁、对家的概念,所以这出戏是以饮食情感为开口,写出了生活本来的样子和生活应有的样子。很真实,同时又带有一些理想色彩的表达。


天美影视特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邹红

  邹红认为,这部剧透过七十年时间两岸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呈现不同的情感变化。构思巧妙,富于言外之意。剧名是《寻味》,它是双重意义,所谓的味,我想既是饮食之味,也是乡土之味。在这个意义上说,《寻味》就是寻根,一碗面包含的既是饮食的味道,也是故乡和家国地象征。人物语言独具特色,在不经意中告诉我们,眷村和内地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非常简练。


天美影视签约评论家、北京评协理事、国家话剧院研究员颜榴

  颜榴表示,看到了一部充满浓情味道的话剧。《寻味》找到了中国人的一大特点,中国人擅长美食,把乡愁中最重要的味觉提炼出来,一个人在童年获得的味觉感受将伴随他一生的记忆。这样一部亲情厚重、乡情浓郁的话剧,是我们这个时代非常需要的一种话剧,我个人也希望这台戏能够有更多两岸的观众们看到,而且也能够被它所打动。

 

构思精巧细腻 引人入胜

 


文艺评论人,原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授谷海慧

  谷海慧表示,这部剧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构思非常巧妙。一是结构、线索设计得非常巧妙,基本上是用双线结构,前半部分是台湾眷村和北京胡同。后半部分是李家的牛肉面和小茹的牛肉面作为一组对立的线索,他们其中有了一点温情的矛盾,在人物的趣味性上也做了相映成趣的设计。这个戏的戏剧节奏安排导演处理得非常巧妙,有一些非常精彩的省略。意象的选择也很巧妙,一是信,一是面。这是所有观众都能接受的,因为他有一个情感的纽带,这是这个戏特别吸引人、也能赢得好评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编辑部总编、历史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赵妍

  赵妍认为,该剧的题材非常有价值,主题也很深刻,通过吃一碗面、喝一碗汤,挖掘出小人物的信仰,亲情、爱情、友情,展现出来一首悠长的老歌,却包含着非常大的信息量在里面。包含着对主角的灵魂撞击和救赎。应对大时代变迁的茫然和迷失,曾经颠沛流离,仿佛永远在寻找一个永恒的精神住所。开场快节奏的切换,令人非常喜欢,因为它的节奏感非常好,打造了一个史诗般的气韵。

 

创新舞台呈现  场景与内容相得益彰

 


中国话剧协会主席蔺永钧

  蔺永钧认为,《寻味》这出戏具有话剧艺术真正的味道,是引人入胜的好剧。首先编剧好,编剧把生活发展的轨迹提炼以后化为戏剧情节的内容,所以是生活化的、也是戏剧化的,更是艺术化的。其次导演好,这台戏共有37个场景,导演通过灵动的空间转换和自如的舞台调度,使观众感受到一种艺术的升华。第叁演员好,演员塑造人物能够抓住共性中的个性,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光彩,栩栩如生的活在观众的心里。总之,这出戏有着很高的舞台艺术的境界,是一出能够留得下来、传得下去、具有品牌意义与保留价值的叁好剧目。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梧桐

  梧桐认为,这部剧以小喻大、避实就虚、用自己的审美把这件事情做得有特色、有个性,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作品的完成度很好。这个戏全程流动的舞台结构,在目前的话剧作品中来说,个性是很突出的,对这个戏也是很合适的。原因就是在流动,色彩、舞美、转台都在流动。这体现了这个戏的辨识度和舞台上的特质。

  专家们同时就该剧情节的有机交代、场景的转换节奏、演员方言的精确程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


会议现场

  陈宁表示,不断地听取各方的意见,不断地去打磨,这是一部优秀作品诞生的非常重要的程序和环节,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这个剧能够走得更远、更好。主创们将会继续潜心打磨,希望《寻味》能够越演越精、越演越好,成为一个留得住的经典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