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影视

当前位置: 首页>>文艺锐评

仲呈祥:“清”而不“轻” | 《剧变之思——戴清剧评》序(附图书目录)  

摆关闭本页闭
作者:仲呈祥
发布时间:2017-11-23

3.jpg
 

&濒诲辩耻辞;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丛书&谤诲辩耻辞;第一辑
《剧变之思&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戴清剧评》序

 

&濒诲辩耻辞;清&谤诲辩耻辞;而不&濒诲辩耻辞;轻&谤诲辩耻辞;

仲呈祥

         戴清是近年来电视剧理论评论界成果比较丰富的中青年评论家,《剧变之思&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戴清剧评》是她从事电视剧理论与评论工作的论文/评论集,主体研究对象是新世纪以来的电视剧创作现象及热播代表作品。文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电视剧艺象评析,围绕电视剧创作现象及其症结展开,从理论层面展开思考与分析,比如对改革开放以来电视剧文化精神的概括与把握、对电视剧理论批评发展基本动因的思考、对现实题材电视剧口碑与收视倒挂现象的剖析等;第二部分是电视剧类型研究,围绕电视剧类型创作&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家庭伦理剧、谍战剧、军旅剧、农村题材剧、仙侠奇幻剧的特色与不足加以提炼与反思,这方面论者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第叁部分是电视剧个案时评,即围绕热播电视剧作品即时进行的评论,评论长不一、流畅优美,切入角度比较独特;第四部分姊妹艺术作品评论则选取了论者在文学、戏剧、电影、电视节目评论方面的几篇代表作,对其他门类艺术的熟悉和关注大大拓宽了论者的学术视野与评论视角。

         论者对电视剧的研究与评论具有以下几方面特色。

         首先,论者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使命意识,坚持文艺评论对大众的精神引领作用,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美学的”与“历史的”批评标准,在影视学界业界产生了较好的反响。论者对电视剧的成败得失敢于讲真话,实事求是地评价成绩、分析问题,具有评论家的批评锋芒和勇气。作为女性理论批评家,她不独具有女性独特的对思潮和作品的敏锐细的艺术感觉,而且具有一般女性往往少有的严谨的理性思辨和抽象概括能力。读她论艺象、析倾向、评作品的文章都能得到这种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唯其如此,戴清之文,&濒诲辩耻辞;清&谤诲辩耻辞;而不&濒诲辩耻辞;轻&谤诲辩耻辞;。如她批评本山传媒集团创作的《乡村爱情故事3》(2011年)的小品化创作倾向,指出作品以碎片化、喜感化场景支撑全剧,叙事动力明显不足,新农村女性形象的失真等问题颇具真知灼见;对抗战题材电视剧创作(2011年)“传奇化、浪漫化与游戏化”不良创作倾向及时进行批评与反思;对“仙侠奇幻”影视文化热(2015年)从审美、文化和社会层面加以思考与分析等,都体现出评论者对电视剧创作症结的敏锐前瞻意识与批判反思精神。

         其次,论文集体现出学院派的学术规范意识与史论追求,评论对电视剧的解读建立在观片、细读的基础上,运用主题学/文化学、叙事/影像相关理论对创作现象进行把握。这与论者在北京大学获得的比较扎实的学术史训练有关,研究与评论有着比较强的史论意识,也直接影响了她从事多年的中国电视剧理论批评发展史的研究,为其评论提供了判断的参照系和依据,立论有据、不妄加断言,分析时则力求持之有故,而不是满足于印象式的随意评说,致力于提升电视剧这一新生门类艺术研究及批评实践的学术含金量。

         最后,论者对电视剧的研究有着比较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强的方法论追求,这与她丰富的海外访学经历有关,努力汲取中外艺术基础理论、美学理论及姊妹门类艺术如文学、电影、戏剧等学科的方法论,同时立足中国电视剧自身特色加以借鉴并化用,对批评武器与评论对象的适应性问题有着比较强的理论自觉意识,而不是削足适履、生搬硬套西方概念、方法论或其他门类艺术理论。

         基于以上理由,我推荐戴清的《剧变之思&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戴清剧评》文集,相信文集在电视剧史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可以促发学界同人们的思考,也是年轻学子学习电视剧相关理论、评论写作的重要参照。

         是为序。

timg (2)

仲呈祥:着名文艺理论家、评论家,现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剧变之思&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戴清剧评》

目  录

丛书序:寄望    1
序:&濒诲辩耻辞;清&谤诲辩耻辞;而不&濒诲辩耻辞;轻&谤诲辩耻辞;     5

第一部分 电视剧艺象评析
时代需求与现实困境
——现实题材剧的口碑与收视倒挂现象探析     003
&濒诲辩耻辞;精神成长故事&谤诲辩耻辞;的书写:确立、反思与淡化
——试析中国电视剧“立人”主题的嬗变及其审美现代性表达     020
电视剧靠什么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兼谈近年来电视剧的类型偏移与内容创新     032
会通、超越与折中
——电视剧论的审美理想初探     044
软权力与文化软实力
——以美剧在中国的传播为例     056
试析电视剧理论批评发展的主要动因     071
文化转型的历史脚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文化精神的演进     084
2015 影视评论状况综述     097
媒体融合生态下电视剧、网络剧的类型化发展趋向及其特征     111
悖论与代价:对于大陆偶像文化发育现状的思考     130

第二部分 电视剧类型研究
“仙侠奇幻”影视热潮的发展、表现与成因分析     143
试析国产现实题材电视剧真善美的价值缺失     162
抗战题材电视剧创作倾向的反思
——传奇化、浪漫化与游戏化漫议     178
再现真实的抗战历史&苍产蝉辫;凸显人物的精神情感世界
——为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电视剧创作状况综述     187
跨越时空的红色记忆与镜像表达
——红军长征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概貌及艺术创新     193
新农村女性形象的审美新变及创作症候分析
——以近期农村题材电视剧为例     202
精品电视剧的艺术创新与审美超越
——围绕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的“革命叙事”展开     214
红色青春剧的类型归属与价值基点     227
“谍战剧”:主旋律的一支奇异变奏     231
英雄模式的新变
——近年军旅题材电视剧英雄形象的审美文化研究     243
人伦之和的主调与变奏
——近年中国都市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审美文化批评     257
近年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审美风格初探     271
当独角神兽遭遇缪斯女神
——论公安反腐题材电视剧中法律要求与艺术规律的内在冲突     287

第三部分 电视剧个案时评
叙事差异与价值取向&苍产蝉辫;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对《激情燃烧的岁月》系列文本的研究&苍产蝉辫;295
对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 3》小品化创作倾向的反思 305
虚实相间写性情&苍产蝉辫;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青衣》的叙事艺术分析&苍产蝉辫;310
叙事差异与女性话题&苍产蝉辫;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对《大宅门》的文化阐释&苍产蝉辫;322
历史与叙事&苍产蝉辫;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对电视剧《走向共和》的文化分析&苍产蝉辫;336
杂糅与颠覆&苍产蝉辫;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小议《武林外传》的审美创新&苍产蝉辫;349
暗算:英雄命运的悲怆组曲&苍产蝉辫;351
在云谲波诡间引入日常生活的涟漪&苍产蝉辫;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从《潜伏》看谍战剧的审美突破&苍产蝉辫;354
难描《红楼梦》中人&苍产蝉辫;
——2010 版电视剧《红楼梦》改编得失谈 358
创造高收视的深层暖意&苍产蝉辫;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小议《咱们结婚吧》&苍产蝉辫;367
《十送红军》:普通红军战士的史诗&苍产蝉辫;370
《芈月传》:传统叙事母题与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呈现&苍产蝉辫;373
谁发现了梅长苏&苍产蝉辫;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小议《琅琊榜》的艺术特色&苍产蝉辫;378

第四部分 姊妹艺术时评
成熟蕴藉的&濒诲辩耻辞;兰亭&谤诲辩耻辞;&苍产蝉辫;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小议电影《兰亭》的艺术特色&苍产蝉辫;385
钱钟书研究二题&苍产蝉辫;388
一、修辞的超越&苍产蝉辫;
──再读《围城》&苍产蝉辫;388
二、研究者的姿态及其启示——从《中国古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说起 401
文化变迁  再度阐释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赵氏孤儿》现象研究&苍产蝉辫;409
展示当代理性思考和价值情怀的公共话语平台&苍产蝉辫;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试析江西卫视品牌节目的深度追求&苍产蝉辫;419

附录    429
后记    433

著者 戴清
编者 天美影视
出版 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版次 2017年6月第1版
        2017年6月第1次印刷 

 

戴清

作者:戴清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士、文学硕士、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社会兼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特约评论员、《光明日报》文艺评论中心特约专家。中国电视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委,第六届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美国多所名校高级访问学者,出版《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理论批评发展流变》等专著,论文论著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