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影视

当前位置: 首页>>文艺资讯

话剧《党代表》:英雄情怀的展现  

摆关闭本页闭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肖美鹿
发布时间:2016-02-15

  走进剧场前,人们知道这是一部话剧。第一个场景出现在眼前时,就被震撼了。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那是雄鹰才能到达的高度,冰雪苍茫的荒原,亘古没有过人类的足迹。一支打着红旗的队伍就出现在这片藏北冻土带上……一股气息扑面而来,高大、恢弘、神秘之中,强烈的感动怦然撞击心田。这就是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创作演出的话剧《党代表》 。

  观赏这部话剧的过程,仿佛是在读一封信。这是一封当年在青藏高原艰难跋涉的父辈寄给家乡故土的信,里面全是最真实的记忆和话语。这封信从地球之巅的雪域冰峰出发,走了整整65年。走着走着,变成了一方天空,一片大海,那么高远阔大,又那么深邃无垠,沉沉的深深的,满是情满是爱。1950年冬天,李狄三和陶海青率领“进藏英雄先遣连” 7个民族136名官兵出发前往阿里,沿途历经严寒、雪崩、断粮、失盐、疾病等等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还要与反动势力斗争,解救在苦难中挣扎的农奴和藏族群众。半年时间内,全连先后牺牲63人,重病38人,以仅剩的35人解放了阿里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片高原土地上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他们已经离我们而去,甚至几十年来逐渐被人们淡忘。话剧《党代表》带着观众穿越时光,径直闯进了那一段岁月,展现了那些人的内心世界。

  老八路出生的李狄三,意志坚定、沉着机智。他是先遣连的总指挥、党支部书记。在舞台上他也是牵动全剧的核心。先遣连遇到的困难是我军建军以来前所未有的。陌生的地区,极度的高海拔严寒,与上级失去联系,给养断绝、疾病蔓延……每一个观众都在为他和先遣连的命运揪心,他也一次次地向观众剖开心扉,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原来他是个大孝子,时常思念白发老母,还有出发前即将临盆的妻子和从未谋面的孩子。他是“男儿有泪不轻流” ,但人们分明看到他心中的泪水与情感。当他给藏族老阿妈洗脚时,子弟兵对人民母亲的大爱大孝如雪山之水汩汩流淌,融化了千年冰雪,也融化了藏族同胞被封冻的心。李狄三和先遣连所做的一切,使藏族人民认定解放军是天降的神兵、菩萨兵,相信这些菩萨兵的到来会从此改变自己的命运。

  导演黄定山赋予了这部剧诗的品格,使一部歌颂英雄正气的舞台作品传达出浸润人心的美感。 《党代表》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那样鲜活生动,连长陶海青与全连唯一的女性、军医周冬梅的恋情,是全剧慷慨悲壮充满牺牲精神的总格调中一缕极其美丽的色彩。一束洁白的雪莲花在他们二人之间迎风摇曳,陶海青的一句“你比花好看”使这个勇猛正直的特级战斗英雄凸显了几许可贵的柔情。只此轻轻一笔,军人的形象、英雄的形象更加完美。王福贵、张有田都留恋老婆孩子热炕头,都那样憨直善良,动作行为却各不相同。17岁的林大刚带着他参军前就从不离身的戏曲行头,跟随先遣连一路来到阿里,把俊美的扮相和韵味悠长的唱腔献给战友们,自己却成了进藏后第一个牺牲的战士。边巴,这个20多岁的青年,是高原上最早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翻译的藏族战士。他亲眼目睹了自己的阿妈得到解放,又亲身经历了先遣连的所有遭遇,成为这个英雄集体中的重要一员。剧中汉族和藏族的两位母亲,服饰、语言、外在形象截然不同,慈祥、悲悯和爱子之心却完全相同。这些舞台形象都不是概念化的符号,他们个性鲜明栩栩如生,都有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即使是那个与解放军作对的管家,也被演员表现得非常真实,完全符合人物当时当地的特定身份。

  艺术家们扎实的表演功底,对话剧艺术难以抑制的激情和热爱,都是这个戏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正是他们的努力让我们看到,话剧艺术,特别是军旅话剧艺术在今天依然是那么鲜活生动、贴近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