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无价——读小说集《纯真及其所编造的》&苍产蝉辫;
飞氘是一个纤细敏感的人,有时会让我想到普鲁斯特。因为在看《追忆似水的年华》评论的时候我就记得,有人说他常年多病但感官敏锐,这是他能听到隔壁房间中女性衣服褶皱摩擦发声的原因。比起普鲁斯特,飞氘虽然没有他那么多病痛,但永远瘦弱的身体和时常犯的胃病总让他这个正值青壮年的人多少也感到力不从心。青年人谁不是正在行走在青春激昂的道路上?谁对未来没有憧憬?对美好、爱、明媚的春光、无限量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但也恰恰是这种身体和心灵之间的强弱对比,使飞氘的小说平添忧郁。
书中的四个短篇小说里,都有一个身上着些许史前异族基因的少年,那些和人类迥异的种族在漫长的岁月和通婚中消融于人类之中,只有一些基因的残片存留在某些人的身体里,这使得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与人类或者说成年人的世界感到格格不入,因而引发了寻找自我的心灵之旅。在这个像科幻不科幻、像奇幻不奇幻的设定下,整个小说集撰写的其实是今天年轻一代人的生活。他们为自己的读书、考学而奔忙,为刚刚产生的、朦胧得自己都无法分辨的爱情或友谊而焦虑,为已经失去的和正在迷茫的现实与未来而担忧。一方面,他们尽情挥霍自己敏锐的才思,为一点小事情就面红耳赤;另一方面,他们为整个社会把他们奔放的情怀控制在没完没了的读书和考试上而未老先衰。故事中的世界就在这样一种略带放纵且略带悲悯、略带得意又略带叹息的情调中发展。而主人公则从一个纯真的少年,逐渐变成一个略带忧郁、略经爱与生活沧桑的青年。
作者的敏感,体现在他能捕捉到青少年身上那些转瞬即逝的微细情感和波折多变的跳跃思维。他对过往年代发生的那些少年才有的壮志和想象,那些因为怯懦而假装勇敢、因为纯洁而假装庸俗、因为想亲近而假装疏离、因为渴望而假装放弃、因为想认真生活而假装胡闹的心态都表达得那么恰到好处。在这些只有少年才有的那种虚情假意之外,飞氘也会写出那个年龄所特有的直截了当和勇往直前。《枯叶夏天》的中学生主人公竟然要写一部数学史,而且真的在动笔开写。《沦陷二〇〇齿》中的大学生主人公为了忠实于观察数据,认真地写下实验结果为零,而得到老师批评之后,又带着严肃的心情开始“虚构”老师期待的数据。
朦胧的爱情和社会生活对青少年个性的压抑,始终是作品的核心。当把爱情写得轻盈似水、朦胧洁净的时候,为了未来的生存而必须把自己装入现实去做题考试就显得那么不尽情理。而当把没完没了的抄写、计算和千篇一律的宿舍教室食堂路径走上数百次的时候,相互的情感试探、狠狠地扣球让对方鼻涕流上一整天的小计谋,就显得那么纯也那么美。爱情是整个这些年“杯具”生活中惟一的一点点喜感,难怪他们如此怀念过往的那种自由放纵和亲密情怀。
在网上有关这本小说集的书评中,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青春。的确,飞氘的作品以一种极端写实且浪漫的方式,让童年和少年时代再度从当今读者困苦的生活中抬起头,呼吸出一口清新的空气。我同意网友翟小幸所说,“阅读飞氘的作品永远能感到他思想的某种纯真,他要创造一种回归并不存在的想象中的过去、回归乌托邦世界的幻觉真实的渴求。我只敢远远地看着,不敢碰触。就像一直隐在记忆深处的那片净土,经常会去怀念,但回忆的时候却总是小心避开。太心疼不忍去回忆,太幼稚不想去回忆”。
除了对青春现实的巧妙摹写打动着读者,作品在语言上的追求更是做到了炉火纯青。他把读书的单调生活比喻成土地丈量,说自己就是个土地的丈量员。作者使用不同的语言描述不同时期的青年人之间的朦胧情感试探,故此每一次都能再度让人感动。作品中多次提到离别,提到一些存在的和想象的相互分手,每一次都是惜别,好像水晶瓶的碎裂、美好往昔永逝不复的怀恋油然而起。
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于青春大好的中学生和大学生,作家写的就是这些青年学生所经历的,更是这些青年学生所感受至深或梦寐以求的。他告诉大家,爱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缺乏它,大家所走过的这段路就是失衡的。但同时他也在警告大家,所有这些少年时代的朦胧情感都是容易失去的,因此,体味它的含义、并从中领略其纯真的含义,应该是这个年龄朋友的必修课程。正如翟小幸所写:“这些年,有关‘80后’的文章和视频越来越多。我们常常从玩过的游戏、喜欢的零食、看过的电视、迷过的影星来怀念过往,认为在抓住青春的尾巴。但《纯真》的作者并不选择这些轻巧的东西,他有更多其他的生活细节能获取我们的共鸣。小学时没完没了地抄板书和被罚站、高考备战时惊悚式的惶恐和迷茫、大学毕业后面临选择时的困惑、沉重但不失最美妙的记忆、轻松但不失幽默的文字、巧妙的明喻暗讽,对我们这些青春期已过的‘80后’或者正在度过青春期的‘90后’,确实是一本亲切的读物。在今天,像正义、虚伪、纯真、苍老等许多观念都已彻底改变,我们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物是人非之后,重读《纯真》,也许才是让人那么感念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