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影视

当前位置:首页>>理论评论

用至爱真情打磨的文字(高若虹)&苍产蝉辫;

摆关闭本页闭
作者:高若虹 来源: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12-09-19

  静静地读着作家周振华散文集《温暖记忆》,心,动了一下,又动了一下,眼睛开始模糊,泪珠不由地滚了出了,淌了下来,擦了,又盈满眼眶。

  我与周振华的相处已有20多年的光景了,让我欣慰的是,自2007年以后,我们天天在一起,探讨诗歌,切磋散文,应该说我们的接触已不仅仅是作品本身了,在他身上还有很多作品外的东西深深地感染着我,感动着我,我终于明白了他荣获四年一次的“北京市中青年德艺双馨奖”的缘由了,想来人品与作品是吻合的。

  既然作品出于作者的人性,有件事我还是想提一下,那是2010年。当周振华得知第五届老舍散文奖奖金为3000元的消息时,他马上和文联的同志们说,这笔奖金要如数捐给本区流村镇的孤儿院,用在残疾孩子的身上。可在颁奖大会上领取奖金的时候,举办方要扣掉400元税款。第二天我们及时跑到镇里,他将写着3000元的信封亲手交给了孤儿院院长。回来的路上,我问他,奖金不是2600元吗?他说既然说了如数捐,就不能变。他是从工资里补齐了他所说的“如数”。

  读《温暖记忆》这种感觉和状态不是读任何散文都会有的,它一定是什么东西触动了我的内心深处,是弥漫浸透了温暖之光的乡土、乡亲、乡物,也许还有更多更多。我们从中可以读出太多生命细节和心灵律动带来的回望和战栗。仿佛那些日常的琐碎和尘世生存的压力隐退了,继而我们被推碾子声唤醒,也从母亲灯光下穿针引线的眼睛中,看到了爱的绵长和坚韧的厚实。从那挥舞的镰刀闻到了浓浓的枣花香、麦香、果香和炊烟的柴火香,以及笼罩在大山之中、早出晚归的父亲高大、坚实的身影。

  周振华出生在太行山余脉的一个叫西峰山的山村,那里是他童年的天堂。在他眼里,世间唯善,万物皆美。即使他也流露过忧伤,那也是阳光下的,也是被普照了的,也是带有温度的。他不止一次跪在生他养他的那块土地上朝拜,用心表达着那份真情至爱。他说:我与故乡的土地有着很深的交流,他常俯下身子聆听大地深处的脉动,他强烈地感受到了家乡的那块土地是性情的、炽热的、滚烫的,于是,他也愈发变得性情、炽热和滚烫了。有了他,那个乡村不再缄默,温暖在岁月深处生动起来。作家在《母亲那片高粱》像一株红红的高粱在风中舔舐伤口,以那个年代、那片土地上所生活、生存的人物、事物为书写对象,在岁月的回首中寄予苍凉、悲伤、温暖、善良的亲情体悟,同时也注入了对乡土故园的人文打量和关怀,躬下身来在那一块情牵魂绕的热土上深度挖掘着乡村的文化精神。

  《温暖记忆》被温暖充盈。从它的每一辑标题即可品读、感觉出来,第一辑“岁月真情”是作家对亲情割舍不去的情深意浓的倾诉;第二辑“绿色根脉”是作家对乡土上这人和物当做有世事沧桑的生命个体进行家园的回望和血亲般的指认;第叁辑“原野骊歌”表达了在作家头脑中富有灵性的乡村特定的地理空间向上的历史记忆和生活底色;第四辑“北京晨曲”饱含北京味儿和对北京的礼赞、歌咏和感恩。第五辑“赤子情怀”则是作者在路上的行吟,以及对在路上相识的赤子的赞誉。不管写什么,周振华总是将自我的人生体味和生活经验融化到他的书写之中,让字里行间带上作者的体味和气血。这就是使得他的散文里所有情感互相交融、充盈,其情感结构便多层次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一个有情、有味、有苦有甜的故乡就召唤到你面前,一个可亲可敬可感到气息温暖的故乡就召唤到你的心灵最深的地方。于是,你就在质朴、平实、干净、自然、沉静的叙述里读出了丰富、复杂和大气。

  《温暖记忆》一书较深层次地挖掘了乡村文化的根,用平民的叙述方式,描绘了乡村充满泥土,朴素、坚韧生命里蕴含着人们最美好的人性。这便是《温暖记忆》在朴素的情感里抵达人性光辉的所在。

CopyRight © 2008~2013 版权所有北京作家协会
地址:北京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E-mail:bjzx@vip.163.com 京ICP备09025795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