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诺奖将引领未来中国文学(白烨)&苍产蝉辫;
莫言在文学写作尤其是小说创作上,突出地表现出一种混合性因素构成的文学性。其中有两个方面最为显见,一个是出于兼收并蓄的个性化,一个是立于本土文化的原创性。他在写作技巧上,追求感觉的汪洋恣肆,叙事的锋发韵流,语言的粗粝淋漓,从而形成率性与野性相呼应,雄气与豪气相激荡,瑰丽与诡异相辉映的独特风格。这种不同凡响的表述方式,显然既带有从中国传统文学的《聊斋》、《老残游记》等经典作品中得来的文学养分,又有着从俄罗斯、美国和拉美等外域文学中汲取的某些养分。他是在兼收并蓄的“拿来”中为我所用,并铸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气格的。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原创性,主要是指他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述史还是写实,他都力求写出一定地域的底蕴,一定社会的属性,一定时代的烙印,传奇性的故事,往往卓具浓郁的民间性,独特的人物,常常富于鲜明的民族性。这些追求,使得他的作品,无论如何,都会是民族内在精神的个人化呈现与艺术化象征。
莫言这次获奖,对于当下的中国作家,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对于未来的中国文学,也有着一定的引领作用。这种作用,既在于使大家在宏观的层面上看到文学写作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的积极作用与巨大能量,也使人们由莫言的成功与获奖,看到开放式地文学吸取与本土性的文学内核相融合的创作之路的光明前景。
超出文学写作的角度来看,莫言的获奖对于整个当代文学从业者增强文学自信心,提升文化自觉性,乃至加深认识文学在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