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白烨)&苍产蝉辫;
《西长城》是纪实文学作家丰收对于兵团题材的一次重要写作,也是有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的集大成之作。就一般读者而言,兵团是怎么回事,是怎 样的历史沿革,几十年来做了什么样的工作,有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这本书基本上都用以点带面方式写到了,也写全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就是对于兵团历史、 事件、人物的文学方式的百科全书。这样的一部作品,只有热爱兵团、熟悉兵团的丰收才能写出和完成。可以说,丰收之于兵团,熟到如数家珍,爱到如醉如痴,这 使他不能不进行这样一次写作,不能不写好这样一部作品。
从阅读的感觉上说,这本书铺设的点比较多,涉及到人也相当多,看起来像是满天星斗,交相闪烁。但看进去之后,还是很抓人,也很感人。从兵团的领 导与领袖这个层面上看,几个主要人物都很鲜活,王震、张仲瀚,还有陶峙岳,形象与性格都很完整。一些小人物也是非常鲜活的,包括基层干部、起义人士、知识 青年等。丰收对大人物和小人物是一视同仁的,没有偏向,对小人物也给予了郑重的对待与应有的尊重。有人说这部作品是人物群像,或者是英雄群雕,这些说法都 是适当的。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本书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书写了兵团人所共有的追求梦想、超越现实的奋斗精神,无论是在兵团的哪个时期哪个地 方,你都能感觉到有一种精神在兵团大地上滚动。60年来,上到王震、张仲瀚,下到普通一兵,新来的知青,这么多人都把自己的心力奉献出来,只是付出,不计 报酬,只为耕耘,不为收获,这不是一个人,而是群体性的;不是一代人,是代际衔接的。无论是兵团里的个人,还是兵团这个整体,说起奉献和获得的相应与相 称,非但不成正比,恐怕差距甚大。了解内情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因为这样的事实,兵团人才显得更加了不起,值得我们高度敬重。这本书通过 不同的人物和群体,写出了兵团的总体精神,这个精神恐怕还是多元素构成的,包括拓荒精神、英雄主义,也包括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不断进行生产变革的革新精 神,一直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也包括保卫国土的戍疆卫边的国防精神,等等。总之,很多因素的综合与凝聚,构成了很特殊又很丰富的兵团精神。
在这些精神里,有一个贯穿性的内核,就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与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对党的无比忠诚的高度统一。这种信仰与信念,坚如磐石,无坚不 摧,所以无论遇到什么风浪,遭遇什么艰难,都能满怀激情地去面对,都会满怀信心地去应对。在兵团这个群体,上到王震将军,下到普通战士,都是如此,从精神 层面上说,团结得如同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以为,60年来,兵团事实上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是信仰、命运与利益的共同体。所以,兵团的历 史,不只是开荒种地的历史,它首先而且主要是一种精神能量的积聚和精神传统的赓续,这是特别难得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的另一个强烈感受,是兵团所具有的“熔炉”特性。因为榜样的示范、精神的感召、思想的冶炼,兵团成为了一个特殊的革命大熔炉。兵团是由一野的 二军、六军为骨干,以起义投诚的二十二兵团为基础,又吸收了大量的知识青年逐步构成的。这些来自不同方面、情况各不相同的人们与群体,最终凝结成为一个既 特别能生产又特别能战斗的半军事化群体,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也证明,不管什么人进来,兵团都有能力和办法,把他吸住,把他熔化,让他成为这个伟大群体的合 格成员,一起打拼战斗,一起无私奉献。就如何团结人、教育人、感化人而言,这里包含的工作是大量的,也是艰苦的。可能最为不易的,一是对起义官兵的教育、 感化,二是对知识青年的感召、引导。对起义官兵的教育与感召,书里有一个典型案例,就是韩有文其人,从最初的裹挟进来,到之后的全身心奉献,把兵团的“熔 炉”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书里写到几次去内地招收知识青年,尤其是招收了大量的女知识青年,如上海的、山东的、湖南的等等。她们的加入,对于兵团人的成家 立业和安心边疆,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也构成了兵团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因为来自城市,自寻艰苦,付出的特别多,贡献也格外大。 书中的第378页、379页各有一张照片,是同一个女知青顾薇君的照片,一张是1963年初到新疆时照的,满脸稚气、清纯秀雅;另一张是1978年当小学 教师时照的,满脸沧桑。15年时间,岁月把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我觉得无需文字描述,两张照片一对比,即可看出她们在兵团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作出了什么样 的奉献。这部作品写了不同人的无私奉献,以及他们融入这个群体的过程,这些个人都了不起,这个群体更是了不起。我觉得写出这样一点来,这个作品自然也很了 不起。
从王震的兵团创建,张仲瀚的兵团守业,以及兵团自身的长足发展等方面来看,我还有个感受,那就是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将军决战也完全可以在农场,因为那是特殊的没有硝烟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