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在时代的熔炉里燃烧(张国领)&苍产蝉辫;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各大报刊都在刊发纪念这一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活动的文章,在大量阅读这些纪念文章中, 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抗日战争的回忆,仅仅停留在战争的表面,或残酷、或血腥、或英勇、或无敌,大场面的多,真正思考那场战争的文章不多,把那 场战争与现实中国联系在一起,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在一起思考的就更少。近读“沙家浜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征文获奖作品集《永远的沙家浜 精神》,获得散文类第一名的作品《激情燃烧汀泗桥》,顿觉耳目一新。
在这篇散文里,通篇看到的是“牢记历史,点赞人民,书写时代”,作者陈奕纯没有停留在单单描述汀泗桥上发生的抗日战争那一场场扣人心弦的战斗, 开头第一句他这样写道:“八十九年前的一场战火,烧红了汀泗桥,烧毁了汀泗桥。”这是一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文章,这第一句却说到了89年前的战 火,我们都知道那场战火是“动摇了依靠外国列强欺压中国人民的北洋政府的根基”的北伐战争,战争发生在1926年,一场席卷全国的战争,小小的汀泗桥当然 不能幸免,因为它是贯通中国南北的一条要道。而这条要道是唐朝时期为了避免行人被洪水夺命由村民丁四靠卖草鞋赚钱修起的一座保命桥。保命桥成了北上长安的 重要节点,成了南北通道必经之地,成了北伐战争必争之地,当然后来也成了抗日战争的要冲,为了阻击日寇铁蹄南进,这里发生了殊死的争夺战,有无数新四军战 士的鲜血洒在了汀泗桥畔。一座小桥当然不能决定一场旷日持久的抗战的胜败,但却大大阻滞了日军粮草辎重运往长沙前线的速度。
按常规写完汀泗桥上的抗日故事文章应该就此打住了,但作者的笔触没有结束,他接下来写到了解放战争、写到了解放后的建设,写到了改革开放后的快 速发展。在作者的笔下,汀泗桥不仅仅是一座桥,而是一座跨古接今的纽带,一个转换站,一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递增梯。站在今天的汀泗桥头,人们看到的是今天 的繁华、兴旺和一派欣欣向荣,而这一切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从大唐盛世,从历朝历代的接力中逐渐形成的,尽管小桥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敌我的争夺,自然灾害 的侵蚀,但它依旧生命不息,作用不减,被一代代人所铭记。这是桥的力量吗?一座小桥能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吗?显然,作者要告诉世人的,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 化、不屈的精神、不倒的意志、钢铁般的信仰,是任何外界的力量所不能左右的,战争也好,灾难也罢,都只能磨砺民族的锐气和百折不挠的信心。
作者显然是驾驭文字的高手,一座小桥在他笔下成了救命桥、保命桥、夺命桥、胜利桥、连心桥、昌盛桥。这是历史赋予了汀泗桥这众多的使命,也是作 者赋予了汀泗桥这众多的使命,因为作者从这座桥上看到了伟大祖国从历史深处一步步走来,虽然步履蹒跚,但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定和从容。无论是惊心动魄的北伐 战争,拯救危亡的抗日战争,还是推翻旧制度的解放战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个励志的故事,而最终的伟大复兴才是必然的结果。
《激情燃烧汀泗桥》获奖,是对作者激情燃烧的肯定,也是对汀泗桥青春不老的肯定,更是对伟大祖国国运恒久远的肯定。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伟大的民族、伟大的人民那五千年不息的、仍将熊熊燃烧的激情。
(《永远的沙家浜精神》,徐忠志 、张建国主编,作家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