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影视

当前位置:首页>>文学交流

张翎谈"阵痛":女人是镜子 历史靠其得到折射 

摆关闭本页闭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3-25

点击进入下一页

  “《阵痛》里的三代女人,生在三个乱世,又在三个乱世里生下女儿。男人是她们的痛,世道也是她们的痛,可是她们一生所有的疼痛叠加起来,也抵不 过在天塌地陷的灾祸中孤独临产的疼痛……”日前,作家张翎在多伦多的冰雪严寒之中,写下她最新一部长篇小说《阵痛》的创作手记。

  疼痛常常出现在张翎作品中,曾被改编为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小说《余震》、描写清末华工及其后代在异国他乡奋斗历程的小说《金山》等作品无不暗含疼痛。这一次,张翎将疼痛写得更加具体。

  女人是历史的镜子

  这个故事的时间跨度长达70年。小说分为逃产篇、危产篇、路产篇和论产篇4个部分,描写了从1942年到2008年,叁代身份、际遇迥异的母亲不同寻常的情感和孕育经历。

  &濒诲辩耻辞;它不是一个纯粹对于女人的故事,女人只是镜子,历史事件通过她们得到了折射。&谤诲辩耻辞;张翎这样说。因此,《阵痛》看似是写叁代女人的命运,更多被牵扯其中的则是时代的变迁,张翎希望用一个幽窄的视角去观察一个宏大的世界。

  《阵痛》的创作灵感,与张翎身边的女性形象不无关系。“我外婆一生有过11次孕育经历,最后存活的子女有10人——这在那个儿童存活率极低的年 代里几乎可以视为奇迹。”张翎在创作手记中说:“外婆生养儿女的过程里,经历了许多战乱灾荒,还有与此相伴而来的多次举家搬迁。”因此,张翎作为她的外孙 女和一名小说家,隔着几十年的时空距离回望外婆的一生,“隐隐看见一个柔弱的妇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匍匐爬行的姿势,在天塌地陷的乱世里默默爬出一条 路”。

  如果说整部作品是一棵树,那么,母亲家族中那些坚韧而勇敢的女性是张翎小说的种子,与时代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则是根。尽管张翎曾听过或经历过那些历史事件,但要用文学形式去还原时,她不愿光凭记忆写作。为此,她伏案查阅了大量资料,甚至亲自去各地考察。

  克制和内敛是我的追求

  张翎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又在加拿大的卡尔加利大学获得英国文学硕士,现定居于加拿大多伦多市,尽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和语言基础,她却一直&濒诲辩耻辞;坚强地抵抗着用英语写作的诱惑&谤诲辩耻辞;。

  张翎认为,坚持用汉语写作是因为她对运用语言很讲究,她喜欢在遣词造句上花时间,&濒诲辩耻辞;而用英文写作时,我会时刻考虑语法正确与否,应不应该这样使用某个词语,如此一来,故事就只能讲得平顺而不是精彩&谤诲辩耻辞;。

  认真写作的张翎并不是个多产的作家,当更多的作者选择顺应市场写作时,张翎只是守着自己的特色写作,她说:&濒诲辩耻辞;克制和内敛是我写小说的追求。&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我要克制,警惕自己过火、直接。&谤诲辩耻辞;在张翎的作品中,很难看到呼喊、情绪极度渲染乃至失控的场景。

  “有一次,我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全场爆满。以往看到精彩的影片,结束时大家都会鼓掌,可这次大家只是自发地站起来,默默无语地继续看片尾 的字幕,过了大概十几分钟,有一个人走出去了,大家才尾随着陆续离开,没有任何对话和眼神交流。”这一经历给张翎留下很深的印象,她说:“这才叫做震撼的 力量,面对震撼,最强烈的表达方法不是呐喊,而是内敛的沉默。这是情绪最高级的爆发。”

  因此,当读者告诉她:你的作品让我哭了的时候,张翎其实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让他欲哭无泪。

  除了语言特点外,张翎的作品中常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她的故土记忆。对此,张翎表示,她欣赏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克莱齐奥所说的一句话:离去和流浪,都是回家的一种方式。

  写作不是青春饭

  张翎认同英国作家弗吉尼亚&尘颈诲诲辞迟;伍尔芙所说的:&濒诲辩耻辞;女人要写作,一定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和500英镑的收入。在她看来,如果没有经济独立和思想独立,一个人很难写出心灵之作。

  为此,张翎花了很多时间读书,考资格证书,成为听力康复医师,直到她41岁时,才发表了长篇处女作《望月》。&濒诲辩耻辞;我心里很早就知道自己要当作家,可真正成为作家的过程是很漫长的,而从成为一个作家到被少数人知道的作家中间又经历很长的过程。&谤诲辩耻辞;张翎如是说。

  &濒诲辩耻辞;有一次在法国过海关时,我被问到职业是什么,我说是作家,对方翻了我一眼,说作家不是职业。&谤诲辩耻辞;张翎认为这话说得特别对,因为在西方国家很少有人能靠写作为生。

  如今,张翎的作品已被更多的读者所熟知,她的作品也更多地被搬上银幕,由中篇小说《余震》改编的《唐山大地震》已打动了许多观众,由小说《空 巢》改编的影片《一个温州的女人》也在今年“三八”节档期公映。尽管如此,张翎却从未想过要迎合市场写作,或兼做编剧。目前,张翎只想单纯写作。“反正我 不怎么着急,我觉得写作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青春饭,只要我还活着,还能写得动,我就会始终细水长流地写下去。”

CopyRight © 2008~2013 版权所有北京作家协会
地址:北京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E-mail:bjzx@vip.163.com 京ICP备09025795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