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影视

当前位置:首页>>文学交流

作家祝勇:故宫可能是我永久写作题材  

摆关闭本页闭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5-24

  暨新散文代表作家祝勇获得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近日,其作品《故宫的风花雪月》研讨会在中国作协召开,着名评论人李敬泽、阎晶明、梁鸿鹰、何向阳、孙郁、孟繁华等人悉数到场,对他多年来致力于散文的探索创新给予高度评价。

  作为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祝勇有更多的机会研究故宫,他以历史与艺术结合的角度来书写故宫历久弥新的多幅传世藏画,继自创了与余秋雨式文化散文截然不同的新散文路径之后,又寻找到了一条书写历史的最恰当方式。《故宫的风花雪月》&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

  那些艺术品远比朝代伟大

  2011年进入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工作以前,祝勇有很多标签&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濒诲辩耻辞;新散文运动&谤诲辩耻辞;代表人物;《辛亥》等历史纪录片的总撰稿和导演;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祝勇对历史的关注最早始于1996年出版的那本散文集《文明的黄昏》。2003年出版《旧宫殿》对于祝勇非常重要,把多种文体组合在同一个文本里,但各部分配合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像多声部的合唱,形成了&濒诲辩耻辞;立体声&谤诲辩耻辞;;另一方面是这部作品让祝勇的目光引向了故宫,从此开始了对故宫的书写。

  &濒诲辩耻辞;功败垂成的李自成不会知道,360多年以后,有一个名叫祝勇的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上班时都要从那座让他刻骨铭心的宫殿旁边走过,心里想象着他登基时的窘迫与仓皇。&谤诲辩耻辞;祝勇在新作的序言中写道。

  祝勇去了故宫很多别人没机会去的宫殿、后花园。比如屋脊上有着四条巨大飞龙的雨花阁,近百年来这里一直没有对外开放,甚至很多在故宫工作过几十年的老人都没有进去过。当祝勇走进锁在深宅大院里的雨花阁,看到&濒诲辩耻辞;房间里的家具和神像都保持着原始状态&谤诲辩耻辞;,他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濒诲辩耻辞;这里连灰尘都是文物!&谤诲辩耻辞;

  在《故宫的风花雪月》中,祝勇尝试从面前的一幅书画开始,走向历史和人性深处。&濒诲辩耻辞;每逢面对那些久远的墨迹,我都会怦然心动&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会联想到那些纸页背后的故事,浮现出那些在紫禁城出现过又消失掉的人与事。那些艺术品远比朝代更加伟大&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谤诲辩耻辞;

  当被问及故宫相关作品,从前是&濒诲辩耻辞;旧宫殿&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血朝廷&谤诲辩耻辞;,现在怎么突然&濒诲辩耻辞;风花雪月&谤诲辩耻辞;起来了?祝勇说,《故宫的风花雪月》本身也是一个复杂文本,是&濒诲辩耻辞;多主题、多向度的文学书写&谤诲辩耻辞;。它不只是谈故宫收藏的那些美丽的书画艺术作品,而是把这些纸上艺术品也当作历史的&濒诲辩耻辞;遗址&谤诲辩耻辞;,从中搜寻历史的隐秘线索,发现曾被我们忽略的历史暗角。因此,这本书是具有&濒诲辩耻辞;穿透性&谤诲辩耻辞;的,让我们的目光不被那些美轮美奂的画页所迷惑,而是&濒诲辩耻辞;穿透&谤诲辩耻辞;到它们的背面去,看到更多的被历史封埋的面孔,见证更为复杂的人性。

  《故宫的风花雪月》上市几个月,销路不错,现在正在重印,重印时的腰封推荐语改成了&濒诲辩耻辞;风花雪月的背后,永远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风花雪月&谤诲辩耻辞;只是表象,&濒诲辩耻辞;血雨腥风&谤诲辩耻辞;才是本质。

  从绘画管窥时代的风貌与兴衰

  《故宫的风花雪月》涉猎了东晋、南唐、元、明、清等几个朝代的作品。作者通过一幅画,一个艺术现场的描摹,让人去认识一段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史,进一步了解艺术与人的关系,政治与艺术的关系,以及艺术与国家命脉的关系。

  作者认为所有让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背后,都藏着一个历史的入口。作者从这里出发,去发现它背后的隐秘。《故宫的风花雪月》所提到的艺术品,像王羲之的《兰亭序》、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秾芳诗》、还有雍正时代的神秘图像《十二美人图》,对艺术史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但我选择它们,不仅因为它们是艺术上的名作,更是因为将这些艺术品一旦与历史打通,我们打量它们的目光就发生了变化,它们不再只是艺术品,而是历史的&濒诲辩耻辞;遗址&谤诲辩耻辞;,细心的人可以从中发现历史留给我们的物证。在这些物证的背后,还潜藏着更多的&濒诲辩耻辞;证据链&谤诲辩耻辞;,环环相扣,引导我们发现更多的&濒诲辩耻辞;真相&谤诲辩耻辞;。

  当然,什么事情都不能走极端,祝勇说,书法和绘画毕竟都是艺术品,所以在解读它们的时候,&濒诲辩耻辞;实证主义&谤诲辩耻辞;固然重要,理解它们的艺术精神同样重要。

  故宫是永久的写作题材

  &濒诲辩耻辞;1950年的一天,新生共和国建立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杨臣彬和石雨村轻轻推开库房的大门,在清点库房时,意外发现了一组巨大的绢画,每幅有近2米高,近1米宽,轻轻掸去上面的尘土,12位古装美人的冰肌雪骨便显露出来&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每幅一人,她们的身形体量,与真人无异。30多年后,有人又重新提起它们。不是因为它们在艺术上让人难忘,而是在它们的背后有越来越多的疑问冒出来,它们的未知性,放大了它们本身的魅力。&谤诲辩耻辞;在《故宫的风花雪月》里,祝勇用这样的开头,引人去关注着名的雍正《十二美人图》。

  在祝勇眼里,故宫不光金碧辉煌,更是有故事的故宫。他能感到在任何一间房屋、一个物件的背后,都有不同人的痕迹与故事在里面。&濒诲辩耻辞;我对一个茶杯是哪儿制造出来的、怎么制造出来的兴趣不大,我感兴趣的是谁曾经使用过它。&谤诲辩耻辞;祝勇认为,&濒诲辩耻辞;文字中若是只有物的呈现,是没有感情的,是空空荡荡的&谤诲辩耻辞;。

  在《故宫的风花雪月》里,透过没有作者署名的《十二美人图》,祝勇看到的是一个孤独、茫然、焦虑的雍正皇帝。&濒诲辩耻辞;别人提到雍正,想到的可能是康雍乾盛世,想到的是他的血腥残忍,我希望以一个文学艺术研究者的视角,从文物中寻找到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提供一些与学者不同的结论。&谤诲辩耻辞;祝勇称。

  祝勇说:&濒诲辩耻辞;故宫可能是我永久的一个写作题材。&谤诲辩耻辞;

  延伸阅读

  世界上有两个博物馆,都称自己为&濒诲辩耻辞;故宫博物院&谤诲辩耻辞;而不惮于异国人的混淆。由于战争和政治原因被分割成两个的故宫博物院,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北。它们曾经水火不容,而今却渐渐地在彼此靠近。本书以独特的角度,用历史的放大镜,让我们观看到故宫博物院的诞生、成长和离乱。

  本书揭秘清末文物如何大量流出国境、蒋介石战败逃亡之时为何以当时万分珍贵的军船搬运文物,这些文物在台湾经历了怎样的仓库阶段,后来又在怎样的国际情形下开建台北故宫博物院,民进党的&濒诲辩耻辞;去中国化&谤诲辩耻辞;阴谋对台北故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今故宫博物院又如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认同的纽带,并顺带描述了近年海外华人回购文物的动态。大视角包括了历代政治斗争的各方动机、小视角则详细到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访谈,既是一部丰富的近代文物历史资料,也是一部完整的隐藏在故宫文物背后的中华民族近代辛酸史。

  □ 本报记者 杨淑玲

 

CopyRight © 2008~2013 版权所有北京作家协会
地址:北京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E-mail:bjzx@vip.163.com 京ICP备09025795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