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艺术家代表团演员在演出中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观众进行互动
本报记者 李 雪 文/图
7月16日晚10点,大巴车经过3个多小时颠簸,一路穿过夜灯初上的农村、坑坑洼洼的乡镇公路和静谧的高速路,终于回到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城。上午演出、下午慰问牧民,一天的忙碌令车上不少艺术家面带倦色。而此时,100公里外的乌兰察布市红召乡乌兰哈达村的闫根全和杜福虎两家人已甜滋滋地进入梦乡,几小时前,从北京来的这些朋友为他们送来米、面、食用油以及够他们家庭一个季度开销的生活费,让两家人感动不已。
作为对口合作地区,自7月10日天美影视组织首都艺术家代表团赴内蒙古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开展文化交流至今,代表团的身影不断出现在当地农村、学校、广场,“北京来了演出团”的消息令乡亲们翘首期盼。10天中,7场演出、7场书画笔会,并走访慰问当地牧民家庭,首都艺术家留下了“勇于担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群像。
精心翻新节目,用心倾情演出
7月10日,大巴车从北京直奔赤峰。当天下午,演员们就在39摄氏度的高温中迎来第一场室外演出彩排。刺眼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晒了一天的广场热得发烫,尽管如此,大家仍顶着烈日认真彩排,以确保晚上演出万无一失。
“商业演出有专人负责演员的吃穿住行,很少走台,跟观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这次,我们不仅要生活自理,必要时大家还要互相帮助,既当演员又当场工搬道具。”从《星光大道》走出的歌手袁忠山认为演出很接地气,“一位大姐主动站起来跟我一起跳广场舞,走下台站在人群里唱歌,那种认可感特别强。”
与此同时,考虑到这已是首都艺术家代表团第四年到内蒙古开展文化交流,为了提升节目丰富度,30多个涉及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多个艺术门类的节目一改前三年的老面孔,节目单几乎全翻新。其中,北京杂技团带来了《转碟》、《蹬鼓》、《肩上芭蕾》3个节目。“一台节目省事又简单,但文化交流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想到这里的百姓平时看杂技的机会不多,我们就主动提出要多演,一是借机锻炼队伍,二是可以让更多观众近距离欣赏杂技的魅力。”北京杂技团团长王晓颖说,“杂技对专业舞台的要求比较严格,这次演出不少场次是在地上铺张地毯就演,条件十分简陋,演员必须通过大量练习和不断调整才能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
为“精神扶贫”提供借鉴
对喀喇沁旗的观众边国勇来说,上次在锦山广场看到这么多人还是上世纪80年代央视“心连心”艺术团到赤峰演出时。“也像今天这么多人,座位坐满了就站在台阶上、自行车上,小孩儿骑在大人的脖子上看,太震撼了!”边国勇如此感慨。7月11日,为了观看首都艺术家的演出,锦山广场一下涌进来3万余名观众,“看北京的演出没”成为群众街谈巷议的话题。
为了与观众亲密接触,不管是歌曲、器乐演奏还是川剧变脸,只要是能走下舞台的节目,演员都热情地来到观众中间表演,面对同样十分热情的观众,有的演员甚至站在椅子上连唱多首。“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首都艺术家来到内蒙古演出,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我们要像他们一样不断深入人民、深入生活,把文艺精品佳作送给广大群众,让人民群众共享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成果。”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张宇赞赏地说。
“没想到这么好的节目能演到我们小县城来,我心里充满感动,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张永刚表示,“如今国家的扶贫政策精准到位,卓资县干部下到村里开展脱贫帮扶工作,首都艺术家此时送来一场文化大餐,既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醒我们除了物质扶贫,也要注重精神脱贫。”
未来文化交流大有可为
此番文化交流活动中,内蒙古草原文化对首都艺术家来说也是一种滋养。演出和笔会间隙,他们走进博物馆、参观历史遗址,充分感受当地辉煌灿烂的文化;外出采风时,美术家韩振刚会随身携带一个画夹,遇到感兴趣的内容当即画下来;多次和当地书法爱好者交流,书法家程度有感而发创作出了“少长咸集聚赤峰,挥毫泼墨寄深情;京蒙人民翩翩舞,携手共话中国梦”的佳句。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京西太平鼓传承人,除了在舞台上展示这一京味民俗艺术,代表团团长高洪伟每到一地,会主动询问观众对这一艺术的了解程度。“当地百姓对非遗的概念、级别、保护等基本认知还有待提高,非遗是什么、传承它有什么意义,这些都需要多宣传,这也是我们走出来的目的之一。”高洪伟强调。而王晓颖则注重观察,琢磨杂技可能的表演方式。“杂技不能走进单纯炫技的死胡同,看了当地同行的演出,我们在考虑杂技与魔术、乐器吹奏等元素融合的可能性,以拓展其表演空间。”
对第一次带队到内蒙古进行文化交流的天美影视党组书记沈强来说,未来两地文化交流大有可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两地‘十三五’时期对口合作规划,进一步加深文化交流,使对口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发展,为提升两地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