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影视

文联故事丨“双子星”的艺术生活——记刘全和、刘全利

摆关闭本页闭 来源:京艺苑      发布时间:2022-11-02

&濒诲辩耻辞;双子星&谤诲辩耻辞;的艺术生活&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记刘全和、刘全利


  全和、全利是一对双胞胎,出身于天津的一个工人家庭。同当年的许多家庭一样,这个家庭孩子多,生活拮据,经济不宽裕。哥儿俩12岁时,铁道兵文工团到天津招学员,爸爸带他俩去考试,主考官问他们会什么,他们就把爸爸教的强身健体的武术操练了起来。功夫虽然一般,但一模一样的端正相貌和快乐开朗的性格赢得了主考官的青睐,哥儿俩被顺利录取了。临行前,爸爸塞给他们一人5元钱和一套洗漱用具,嘱咐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全和、全利是一对懂事的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为家里分担生活的压力。听老师说练功不好的要被退回去,两人就十分努力,经常在规定的练功结束后继续在练功房里加班练习,或者哥儿俩相互保护着,尝试一些更难的动作。一次,一个顶功(倒立)很好的学员开玩笑地要同哥儿俩比&濒诲辩耻辞;顶&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比就比!&谤诲辩耻辞;年轻气盛的小哥儿俩自然不肯认输。3个人从元气满满的&濒诲辩耻辞;空顶&谤诲辩耻辞;坚持到东倒西歪的&濒诲辩耻辞;墙顶&谤诲辩耻辞;,谁都不愿先下来。一直坚持到脸涨得发紫、双臂发抖的程度,观战的学员们害怕了,赶紧叫来了老师。老师怕他们伤了身体,厉声叫他们马上下来。发起挑战的学员顺势放弃了比赛,小哥儿俩却不肯罢休,甚至在老师把他们的腿强行搬下来后,又再次翻腿上去&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正是这种不服输的秉性成就了他们,两个人逐渐成长为杂技团的多面手。有一段时间,团里的杂技晚会中一半的节目都由他俩主演或参与,以至于排节目单时首先要考虑他俩能否换得过来服装,然后再进行演出顺序的调整。这段时期,小哥儿俩的名字已经非常响亮,但这响亮的名号还限于日常训练中,尚未同他们的艺术人生联系到一起。

  第一次以双胞胎身份表演节目始于滑稽小品《照镜子》。这是一个传统的滑稽节目,剧情表现的是一个毛手毛脚的仆役,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把主人家的大镜子打碎了,为掩盖错误,只好在主人照镜子时站在镜框的另一边模仿他的动作&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这个节目并不是双胞胎的专属,传统表演时只需要两个高矮胖瘦相近的演员,以一样的服装、眼镜、胡子、帽子来统一形象,达到模仿的效果就可以了。全和、全利是双胞胎,形象几乎完全一致,俩人互为镜像,表演更加细腻,效果更加富有趣味性。后来,他们携此节目参加了在意大利举办的国际滑稽比赛,获得了金奖。

  此后,他们精心归纳总结观众的好奇点,和自己的真实生活结合起来编到节目中。比如《双胞胎出生》,主持人在现场邀请一位年轻的女孩,请她在衣服里揣上枕头扮演母亲,在她的配合下,全和、全利用诙谐的肢体语言模仿双胞胎哥儿俩从出生到成人的整个过程。一开始,两个人争着要冲出子宫,谁也不让谁,最后只好&濒诲辩耻辞;猜丁壳&谤诲辩耻辞;来定先后&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情节虽然简单,却让观众在笑声中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总的来说,早期的双胞胎节目比较&濒诲辩耻辞;正&谤诲辩耻辞;,多从正面礼赞真挚的亲情和奋斗的人生。后期的创作中,&濒诲辩耻辞;理不歪人不笑&谤诲辩耻辞;的喜剧原则运用得更充分,弟弟经常会&濒诲辩耻辞;欺负&谤诲辩耻辞;哥哥,比如弟弟要求观众只记住自己忘记哥哥,为什么呢?因为&濒诲辩耻辞;爸爸说过了,哥哥要让着弟弟&谤诲辩耻辞;。同样礼赞亲情,从反面(不讲理)来表现,更富有喜剧性。

  突破创新、与时俱进,为观众带来快乐是他们的创作方向,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他们享受着上天给予的生命馈赠,也用努力耕耘回馈着这一份特殊的生命礼物。&濒诲辩耻辞;双子星&谤诲辩耻辞;的赞誉,对他们来说实至名归。

  作者:徐秋
 

  刘全和(1957年3月— ),男,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

  刘全利(1957年3月— ),男,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北京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曾任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团长,中国杂技家协会第六、七届副主席。刘全和、刘全利是一对双胞胎喜剧表演艺术家,从艺40年来创作表演了《照镜子》《摄影爱好者》《橱窗模特》等多部幽默滑稽小品,多次参加央视春晚及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等大型文艺演出。获第三届全国杂技比赛滑稽第一名、第九届意大利国际幽默滑稽大赛“金小丑奖”。被授予中国杂技金菊奖终身成就奖、“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天美影视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