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传统文艺借助互联网科技与新模式,与网络文艺加速融合。
老牌文学杂志《收获》第一次刊登了网络小说,标志着传统严肃文学杂志迈出了重要一步。“网生综艺”大热,许多娱乐明星纷纷从电视转战网络综艺节目,一些原本为电视准备的综艺节目干脆搬到网上播出,“网感”甚至成了一些电视节目重要的参考标准。网络书店也开起了实体书店。继年初全球最大的网络书店亚马逊的首家实体店开张,中国网络书店当当网也把触角伸向实体书店。更不用提那些网络小说、网络游戏改编上映的影视剧了, 《锦绣未央》 《微微一笑很倾城》 《青云志》 《幻城》 《翻译官》 《七月与安生》 《盗墓笔记》等影视剧接连上映,呈井喷式增长。传统文艺通过网络视频的弹幕,直播平台的即时沟通,也从线上线下简单搬运正在转变为个性化改造和再创造,加速融入互联网步伐,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数字原创音乐、脱口秀等网络文艺形式不断发展成熟。
同时,传统文艺作品和网络文艺的生产消费机制也在加速融合。高密剪纸等5个代表中国传统的非遗手工艺产物,在淘宝众筹亮相,几天内筹集到35万元,参与人数超过万人。戏剧、音乐、曲艺等传统文艺生产、消费也在互联网新模式下持续“走俏” ,全国首次京剧众筹—— “王珮瑜京剧清音会”举办,京东众筹推出“戏曲人生”平台,万人众筹成功举办“西游记音乐会” ,首家以众筹方式组建的德州曲艺茶社也挂牌了……越来越多的传统文艺借助互联网力量回归大众视野。
此外,传统文艺也在积极尝试采用大量数字“黑科技” 。“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 、“邂逅梵高全球巡演”等美术大师数字展览尝试使用高科技手段,调动人们的多重感官,提供互动式、沉浸式的艺术体验。中国文艺网2016全国文联网站网络文艺春晚的数字新京剧作品《君生我未生》 ,将虚拟3 D全息成像技术应用到了京剧舞台的实践中。当然,这些融合中,也存在着各种“青涩”乃至“水土不服” ,还需要继续深入理解数字技术的应用与艺术体验的有机结合,但其表现出来的发展趋势,却是实实在在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