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恰是新诗诞生100周年,我们有必要更加深入地讨论诗歌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的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老问题,更是需要我们一再去探讨、摸索和澄清的问题。“五四”以来的中国诗歌,无论叫它“新诗” ,还是“现代汉诗” ,其中都蕴含着与中国古典诗歌断裂或蜕变的关系。对于新诗的诞生,公认的说法是以胡适1917年1月在《新青年》 2卷5号上发表《蝴蝶》为标志的。新诗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新文体,作为中国文化组成的一个重要载体,更由于其作为中国思潮运动排头兵的身份,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如何让新诗真正地融入中国文化的版图,让新诗续上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并让其焕发新的生机,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多加思考的问题。
新诗的时代性、社会性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素有诗教传统,有着深厚而优秀的诗歌传统,堪称诗歌大国。然而,由于新诗诞生时的决裂姿态,以及百年来风云跌宕的社会变迁,新诗还保留了多少优秀的文化传统?现代人有没有像古人一样用诗歌来寄寓人的整个生命?无论答案是否令人满意,回顾与反思新诗百年历史,重提诗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极为必要的,可谓大势所趋,时代所需。
新诗,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才“新” ,其骨子里是对抗“旧”的。其实,新诗与古典诗歌都是汉语诗歌,它们之间并无不可跨越的鸿沟,其血脉和精神终究是相通的。倡导新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要在信仰诗歌的前提下虚心地向古典诗词学习,不仅是语词和形式上的,更是精神内核上的。此外,诗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心灵的栖息地。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今,诗歌,尤其是新诗,它是对抗城市文明病和心灵抚慰治疗的一种有效方式。新诗如果转向乡村、自然,转向人心和灵魂的探寻,转向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而对抗功利泛滥、道德沦丧和人心向下的不良趋势,那么新诗不仅可以对抗后工业时代给人的精神带来的诸多负面问题,还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当下文化生态的平衡。当然,新诗并不刻意排斥工业文明并遮蔽城市文明闪光点,只是有必要从传统中学习并弘扬优秀传统,比如亲情、友情、爱情,爱国、爱家、爱自然,充分发挥诗歌荡涤人心、弘扬正气的社会性功能,让诗歌尽可能从个人的小情小调甚至是颓废的情绪中突围出来。
新诗教育、文学史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
一个世纪以来,由于中国现代社会的转型和中西思潮的碰撞,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说存在一个巨大的空缺期,至少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薄弱期。具体到诗歌上来,中国有着丰富的诗学理论、诗歌作品和诗教传统资源,有太多可供吸收、继承的东西。在这点上,中国毫不逊色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甚至是有着其他国家与民族无法超越的优势地位。达成文化自信与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再认知,最直接的途径便是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的多元化与人文教育的下降趋势,其中的历史原因、过程和现状固然复杂,然而具体到诗歌教育上来,整体而言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古典诗歌教育的情形或许略好一些,然而却局限于内容的背诵和应试的功利性,对古典诗歌的形式要求和审美情怀的掌握,却成一大缺陷。而新诗教育,尽管语文学界一直在做努力,但效果未必尽如人意。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新诗,都是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毕竟&濒诲辩耻辞;五四&谤诲辩耻辞;精神也已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诗歌教育,或者说新诗教育,应当成为语文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不能让&濒诲辩耻辞;不学诗,无以言&谤诲辩耻辞;只成为一句历史名言,而应赋予其当下性。
文学史应当同时纳入旧体诗词和新诗。新文学诞生以来,对旧文学的压制与对新文学的追捧是同时进行的,可谓顺时代之潮流。这自然与当时的文化环境相关。新文学的开拓者们如果没有决然的态度,新文学就难以真正走上台面而取得合法地位。我们不妨将其视为某个特殊时期的策略选择。然而,新文学和新诗已走过百年历史,大量经典作家作品业已入史,形成了新文学自身的传统。在新文学不再担忧其合法性的前提下,我们当重新考虑新文学与古典文学续接的问题,而且诗歌这种体裁最为必要。具体来说,形式上不可能回到以往,更多的是传统诗词的蕴藉美的借鉴与传承,想做到这点,还需要有具体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出现的当代文学史和当代诗歌史中旧体诗词从来都是缺席的,我认为这个现状有待改变。当代很多诗人其实也在从事旧体诗词的创作,现有当代文学史和诗歌史其实并没有真正呈现当代文学的状貌,很多东西都被遮蔽掉了,最多只能称之为当代新文学史,这种导向是不利于诗歌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的。比如,俞平伯作为新诗初期一个重要的代表性诗人,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彻底停止新诗创作而转入旧体诗词创作和其他研究。所以,我们应该重写当代文学史,将当代作家的旧体诗词创作也纳入考察范围,给旧体诗词应有的地位。如此一来,传统诗词与新诗也将形成映照关系,它们之间很可能相互促进,同时这也有利于新诗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
新诗的大众、小众传播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
网络世界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通道,网络空间同样是文化传播的一个势不可挡的载体,忽视网络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无异于痛失半壁江山。其中道理,同样适用于诗歌或新诗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在此,我们要看到问题的两面性。毋庸置疑,对优秀文化传统和新诗而言,网络空间的匿名性、蒙面性、即时性、娱乐性与狂欢化的特质,颠覆、销蚀了太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其中的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甚至粗鄙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新诗的纯度、质地以及传统诗歌中的“人性”“道性” 。这的确值得我们警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网络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的一面。它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可以做到资源共享而颇具“人民性” 。如果充分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加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弘扬传统诗歌的美学精神,并注入新诗的大众化写作之中,新诗对优秀传统的传承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而且有望促成新诗的大繁荣。
但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古代文人的诗意唱和人生与当今诗歌圈子化的问题。中国古代历来不乏诗人之间的相唱相和,且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不少诗人之间的活动成为中国文化品格和人格的象征符号,构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古人的诗意唱和,同样是一个重要的传播渠道,如果没有文人之间的相互题赠,我们将失去多少优秀的诗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诗歌的圈子化有利有弊。回归当今诗坛,我们不能否定诗歌圈子化、江湖化带有某些利益集团化的嫌疑,很多时候在诗歌文人雅聚的外壳之下,往往藏污纳垢。这让诗歌的品质大大下降,也极大破坏了诗歌的良性发展。这种现象发人深省,需要引起重视和警惕。我们诗人之间的相聚相和,应该传承古人的传统,是雅事,要真正以诗为内核,应该“君子之交淡如水” ,应该是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正常诗歌生态。这才有利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
新诗的地域性、民族性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
诗歌中地域的、民族的元素,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相当重要。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是个多民族文化共生共存的国度。不同民族在诗歌中都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共同汇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一元。在很大程度上讲,地域性诗歌、不同民族的诗歌,它们外形上是诗歌,实际上是各地域、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全球化不断加剧的当今,中国各民族也在加速融合的进程,重视地域诗歌和民族诗歌,无异于保持了文化的根性与保护了文化的源头,是以诗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途径。
除上文所谈,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才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应该从何时开始,新诗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处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另外,我们在谈论新诗传承优秀文化传统问题的同时,应该大力拒绝诗歌上的后现代式、碎片化、粗鄙化、极端个人化、自毁的与毁他的、向下的与向肉的,以及口水的和垃圾的、娱乐至上和游戏无度的各种不良现象。这些当下可能存在的诗歌现象,将不利于优秀诗歌和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更不利于诗歌的良性发展。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我们怎样谈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其最终目的都指向如何创新,创新才是立足之本,发展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