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的时代里,遇见上海女作家鱼丽笔下的闺秀们,欣赏她们的书画,欣赏她们的词赋,欣赏她们的绝代风华,自己也好像穿越回闺秀们的时代,漫步在女子书画会展览现场,观赏六朝松下的词会,让心灵在她们优雅的生活里小憩。对闺秀们的才学修养心向往之,对闺秀们的风雅气度赞叹不已,对闺秀们的特立独行的品性心有灵犀。能够在鱼丽的《闺秀笔记》(叁册)里觅得清香,去感悟闺秀们多姿多彩的人生,乃读者之幸。
要在短小的篇幅里话闺秀,让读者从闺秀们身上重温一个时代的别致与精雅,并非易事,需要选择能够达到写作目的的材料。这就要求她必须掌握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来自于作者的亲历、行走、阅读、聆听。在材料的取舍上,鱼丽慧眼识珠选素材,让人物立起来,再现闺秀们的风华经历。叁册书中,《才女风景&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兰气息&尘颈诲诲辞迟;玉精神》偏重于文学方面,如沉祖棻的诗词,苏雪林的散文,凌淑华的小说;《闺秀风雅&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书画情缘惜红衣》侧重于绘画艺术,如谢月眉的花鸟,吴青霞的鲤鱼、芦雁和仕女,沉绮文的猛虎;《佳人风华&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幽兰独抱真香色》着重于文化传承,如张允和的昆曲,沉寿的刺绣。叁册书各有特色,又彼此相通,这些好看可感的故事连缀在一起,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好像出自造化的神秘安排,其实是她们心灵世界的相通。
为了展示闺秀们大气、优雅的人格魅力,为了让文本再现闺秀们温厚、笃志的品性,鱼丽在细节描述上很是用心。如在《清芬典雅蕴画情》中凌淑华邀请诗人泰戈尔当场作画的场景,展现了凌淑华率真的性情;《温文守静有书香》的杨绛,用小楷为钱锺书抄写《槐聚诗存》的细节,杨绛对夫君的一往情深能不让读者为之动容吗。鱼丽用典雅优美的文笔写出了闺秀们的风姿卓越。
读到刺绣大家杨守玉的&濒诲辩耻辞;一室向明贮文史,锦秋山河伴我生&谤诲辩耻辞;,引起我的思索:才华横溢的闺秀们是怎么炼成的?家庭熏陶,名师教诲,个人勤奋。我感兴趣的是家庭环境对闺秀们的影响。我们看叶嘉莹的成长过程:她出身于北平的书香世家,先祖系叶赫那拉氏。其父叶廷元,幼承家学,熟读古籍,工于书法。她身为叶氏一员,继承深厚的家族文化基因,少年时就喜欢吟诗诵词,又得益于大伯叶廷乂的教导,陆续写下《咏月》《阶前紫菊》《窗前雪竹》等绝句小诗。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耳濡目染,与诗词结下相契终生的善缘,叶嘉莹成为一代诗词大家。&濒诲辩耻辞;一室向明贮文史&谤诲辩耻辞;,让文化基因成为家庭的传承,也是闺秀们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作品中与文字相映成趣的彩色插图,看看那些闺秀们的倩影,看看那些各具特色的书画,看看那些书影和故居,再去品味鱼丽那些具有古典韵味的文字,便有了&濒诲辩耻辞;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谤诲辩耻辞;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