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卷本《中国新诗总系》出版,其中诗歌作品8卷,理论和史料各1卷,内容遴选1917&尘诲补蝉丑;2000年间500多位新诗探索者的诗歌、诗论及史料作品,体量之大、分量之重让人瞩目。对于这一工程,总主编谢冕却仍存遗憾,遗憾其中的理论卷、史料卷限于篇幅原因,未能充分展现百年新诗理论批评的成就。为了与《总系》衔接配套,编纂百年新诗理论批评&濒诲辩耻辞;总论&谤诲辩耻辞;的诗学工程悄然启动。2019年,经过老中青7位主编历时九载的艰辛努力,入选&濒诲辩耻辞;十叁五&谤诲辩耻辞;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的6卷本《中国新诗总论》如期问世。至此,中国新诗在创作与理论批评两个方面的百年探索,终于得到全面系统的学术梳理与总结,无数新诗研究者、爱好者多年来心心念念的学术工程圆满竣工,成为纪念新诗发展百年厚重的献礼。
《中国新诗总论》前5卷以5个时间单元分梳中国新诗理论批评的百年流变,选录1891&尘诲补蝉丑;2015年间中国新诗史上重要的理论批评文章;第六卷为翻译理论卷,选录的是涉及中外诗歌互译的诗论作品。整套书近500万字,扎扎实实展示了中国新诗百年理论批评成绩,可以说是中国新诗史上深具历史意识和史料价值的理论批评选本。
在新文学运动中起着&濒诲辩耻辞;急先锋&谤诲辩耻辞;作用的中国新诗是探讨非常热烈的一个文学门类,正因如此,对百年新诗理论批评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和出版尤为必要。然而,由于中国新诗在百年间留下的作品和文献资料数量过于巨大,各种诗学问题、美学构想与诗歌资源等又非常庞杂,要编纂一套具有历史总结性质的高质量中国新诗理论批评文选,难度可想而知。
《中国新诗总论》的编纂优势在于,各位编者的诗学意识、专业造诣和史料功夫在诗歌界有口皆碑。但即使如此,一些问题仍很棘手,例如史料上一些文献版本不详、原刊难寻等,更大的挑战还在于,这套书不满足于一般的新诗资料汇编,而是立志在容量有限的6卷篇幅中实现&濒诲辩耻辞;不遗漏任何一篇有价值的文献&谤诲辩耻辞;的目标。文献取舍依据什么标准、传播广的名篇与质量高的杰作之间如何取舍、文本细读与宏观研究孰重孰轻、热点论题与连贯性问题如何侧重等,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编者的史识和史德。
《中国新诗总论》在中国新诗发展到100年的重要纪念时期问世,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它和《中国新诗总系》一起,既对上一个百年新诗探索做出及时充分的呈现、沉淀和总结,又为下一个百年中国新诗的良性发展提供历史参照,有助于21世纪的新诗探索者获得开阔的诗学视野、清醒的历史意识和严肃的艺术标准。整套丛书配发的&濒诲辩耻辞;总序&谤诲辩耻辞;和每卷的长篇&濒诲辩耻辞;序言&谤诲辩耻辞;,又如一种精彩而专业的&濒诲辩耻辞;新诗百年简史&谤诲辩耻辞;,能够帮助读者建立比较清晰的诗歌史框架和诗学要点集丛。
《中国新诗总论》在编选思路和编纂内容上有不少创见和新意。作为近40年当代新诗发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诸位编者通过《中国新诗总论》表现出强烈的&濒诲辩耻辞;问题意识&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打捞经典&谤诲辩耻辞;的努力。整套丛书贯穿的连续性历史意识和独特的专业眼光,对文献本身传达的重要观念和诗学功能的重视等,都可圈可点。更重要的是,它努力将台湾、香港、澳门的现代诗学编织进百年新诗的总体脉络中来,既体现编者明确的民族国家意识和大历史观,也是对新诗发展客观事实的尊重与还原。
《中国新诗总论》的编纂和出版,对今后中国新诗在写作实践中的继续探索、在理论观念上的拓展和交锋,都有重要意义。可以说,《中国新诗总系》《中国新诗总论》这两套新诗文献的编辑出版,让中国新诗和中国新诗研究的&濒诲辩耻辞;再出发&谤诲辩耻辞;更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