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影视

中国文艺网冲小剧场戏剧的京津“双城记”

摆关闭本页闭 来源:中国文艺网      发布时间:2018-01-03

  话剧《网子》剧照

  11月27日至12月24日,由北京市文化局主办、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宽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办的&濒诲辩耻辞;北京故事&谤诲辩耻辞;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精选作品巡演登陆天津和上海。这也是&濒诲辩耻辞;北京故事&谤诲辩耻辞;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首次走出北京。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当归》《网子》《建家小业》《在变老之前远去》《吾爱至斯》《碾玉观音》《狼》7部作品在上海和天津共演出28场,其中在天津演出14场。在天津站的演出落幕之际,&濒诲辩耻辞;京津戏剧人对谈研讨会&谤诲辩耻辞;在天津举办,这是京津两地戏剧人以此次演出为契机,进行的一场对于剧目创作、市场探索、小剧场戏剧的特性等话题的深度对谈。

  北京剧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杨乾武总结了北京小剧场戏剧的几个重要特点。首先是包容。以此次演出的7部作品为例,既有京剧《碾玉观音》,也有北京土生土长的剧目,比如讲述京剧后台故事的《网子》和讲述北京普通人家故事的《建家小业》,同时还有肢体剧《吾爱至斯》,把纪实风格和当代剧场结合在一起的《在变老之前远去》,《狼》既有实验性又有商业性,特别注重面向观众,是在商业市场中打拼出来的。&濒诲辩耻辞;这7部戏每一部都不一样,北京的戏包容性很强。&谤诲辩耻辞;杨乾武说,&濒诲辩耻辞;北京小剧场戏剧的发展之路,不同于西方的小剧场。它们不局限于先锋和实验,特别注重考虑艺术和市场的结合,不把市场和艺术对立。这也是北京小剧场戏剧的一大特点。&谤诲辩耻辞;

  话剧《在变老之前远去》于2008年首演,已经演出了10年,这是导演邵泽辉最初没有预料到的。这部剧根据他的朋友、青年诗人马华的真实事迹改编。马华毕业于复旦大学,从北京辞职后,去云南山村支教,在一次外出给学生买粉笔回来的路上,乘坐的车翻进澜沧江,他不幸罹难。邵泽辉的工作是在北京理工大学任教,这次《在变老之前远去》在天津的演出,让他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毕业后在天津工作,特意前来看这部话剧。在观剧后的交流环节,他的学生在台下说,这是自己一直想看但没有看过的话剧,这次终于有机会在天津看到了。&濒诲辩耻辞;当时那一瞬间觉得特别美好,戏剧这样的艺术真的能够把人聚在一起,有相同追求、有共同梦想的人总能在剧场相遇。这种相遇是人生中的美好瞬间。&谤诲辩耻辞;邵泽辉说,&濒诲辩耻辞;这样的瞬间多了,我们的世界会更美好。&谤诲辩耻辞;在过去的10年里,《在变老之前远去》在国内很多城市上演,也受邀参与了一些国际上的艺术节,均收获了不错的口碑。邵泽辉分析它能收获肯定的原因,&濒诲辩耻辞;可能就在于我们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呈现给了观众。我们本身就是这个时代的一分子,发出时代的声音,展示这个时代中人的生存状况、思考、困惑和追求,也是我们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有了这样的目的,就能够跟时代结合得更紧密,也能够跟观众实现心灵上的交流。&谤诲辩耻辞;

  北京京剧院青年导演李卓群近年来执导了小剧场戏曲《惜&尘颈诲诲辞迟;姣》《碾玉观音》《春日宴》等,在业内引发良好反响,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也吸引很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她和她的团队,在被剧院&濒诲辩耻辞;推进市场&谤诲辩耻辞;之初,也曾面临没有剧场愿意演出这种具有实验精神的小剧场戏曲的尴尬。&濒诲辩耻辞;在北京京剧院这样的&濒蝉辩耻辞;老戏班&谤蝉辩耻辞;,诞生了最前卫、最有市场的京剧。&谤诲辩耻辞;李卓群说,之所以当初决定做具有实验精神的《惜&尘颈诲诲辞迟;姣》,并在随后推出一系列小剧场戏曲,是因为&濒诲辩耻辞;京剧不发展不行了,不突围不行了,不自信不行了&谤诲辩耻辞;。天津京剧院艺术室主任马载道在看了《碾玉观音》后感慨:&濒诲辩耻辞;它给做京剧的人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想法,发现了京剧的另外一种可能性。而且它亲近观众,让这么多年轻观众走了进来。&谤诲辩耻辞;他评价这部戏:接续了传统、转化创新、打破阻隔、与时代共鸣。接续传统,即它讲述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是京剧传统题材;转化创新,是它虽然是老故事,但在其中有新思考、新发现;打破阻隔,即它让年轻观众走进了剧场;与时代共鸣,即它让年轻观众看进去了,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碾玉观音》是天津演艺网副总经理郭鸿斌看的第一部小剧场京剧,他发现在这部戏曲里,京剧的程式化和写意的东西始终都在,但一层一层剥开来,最终让观众看到了演员的内心。&濒诲辩耻辞;戏曲因为高度的程式化,有时候不容易让人感动,但这部剧让我很感动。&谤诲辩耻辞;他说,天津戏曲院团在艺术突破上的能力稍弱,希望未来天津也会诞生自己的小剧场戏曲。

  京剧演员出身的松天硕,在2015年创作了话剧《网子》,这部剧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京剧戏班的后台。&濒诲辩耻辞;做戏一定要做自己熟悉的内容。&谤诲辩耻辞;松天硕说,创作这部剧的初衷,是因为他发现相比影视剧、音乐剧和话剧,京剧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太少了。&濒诲辩耻辞;我一直在京剧舞台上演出,感觉虽然观众不少,但是年轻观众太少。年轻观众都在哪儿?&谤诲辩耻辞;所以他就想到创排这样一部话剧作品,用&濒诲辩耻辞;京剧的魂、话剧的壳&谤诲辩耻辞;,将京剧艺术介绍给年轻观众,并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事实上,松天硕的这一初衷,也在话剧推出以后得以实现。据统计,目前看《网子》的观众中,有85%是青年人。同时,这也是一部得到市场认可的话剧。自2015年10月首演,两年里《网子》共演出60余场,早已收回了成本。松天硕介绍,他即将推出&濒诲辩耻辞;梨园叁部曲&谤诲辩耻辞;的第二部作品,于明年3月首演。

  天津市剧协副主席薛玉明在天津大剧院看此次演出的&濒诲辩耻辞;北京故事&谤诲辩耻辞;剧目时,特别留意了坐在台下的观众群体。&濒诲辩耻辞;和北京的小剧场戏剧以年轻观众为主体不同,在天津看这些剧目的观众中有一部分是中老年人,因为天津有文化惠民卡,他们可以拿着卡来看戏。&谤诲辩耻辞;他发现,这些剧他们完全可以看懂,并且很有共鸣,特别是像《当归》《建家小业》这样的讲述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话剧。&濒诲辩耻辞;跟观众有情感共鸣,这是我们戏剧创作者的追求,如果他们看戏时又哭又笑,这是戏剧最大的成功。&谤诲辩耻辞;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天美影视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