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影视

艺术工坊|许苗苗:网络文学的想象力来自何方?

摆关闭本页闭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      发布时间:2023-06-02

 

网络文学的想象力来自何方?

文/许苗苗

 

  网络文学写作既受惠于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也得到新媒体技术、计算机逻辑以及网络开源精神的助力,新媒介使当今网络作者拥有超越以往的想象空间。

  数字媒介本身生成新的想象方式与想象元素。文学以对未知的想象构造文本,媒介变迁则改变想象途径。上古时代敬畏自然,口头传说中的神灵常有反复无常的坏脾气;工业时代重视理性,科幻小说歌颂大机器无可撼动的规矩与节律;网络时代的虚拟化体现出液态性,让世界与人变得可塑,这就带来了网络文学穿越、重生等各种想象力的大爆发。

  人们很难理解为什么题材重复的类型化网文能够吸引口味多变的青年。实际上,透过那些重复的套路和烂熟的桥段,往往能看出网生人群的媒介经验。智能媒体时代,人与手机最为亲密,媒介深谙个人的行动轨迹与交往模式。生活的媒介化变异为作品里的形象和行动,当一个古言小说的女主&濒诲辩耻辞;离魂转世&谤诲辩耻辞;,触发她灵感的可能不过是&濒诲辩耻辞;关机下线&谤诲辩耻辞;;而玄幻文乾坤袋里可大可小的随身空间,发挥的作用则相当于即时下单、外卖上门&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由可穿戴设备和电脑游戏沉浸式体验造就的网文与生活的对应联想,有学者称其为&濒诲辩耻辞;虚拟生存体验&谤诲辩耻辞;的外化,或反过来视之为写作对游戏的延伸。当媒介运算逻辑与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被计算机抽象化、数字化的现实世界就演变为网络上可无穷拓展的虚拟空间。

  由数字媒介生成的想象力,培育了网络文学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集体无意识与潜在文学规范。虽然网络文学可经媒介转换获得书籍、影视等后续形态,但它的媒介依附性依然极强,也因此对参与者的媒介身份提出要求。只有敏于感知热点、长于跨界联想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作者。媒介身份不仅筛选作者,也甄别读者,传统知识背景对于阅读网络小说意义不大,而是否熟悉媒介受众圈层,与之共用一套语汇才更关键。对媒介文化身份不合要求的人来说,网络幻想难以理解,甚至可能被看作&濒诲辩耻辞;魔术化、非道德化、技术化&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颠倒自然界和社会世界的规范&谤诲辩耻辞;。

  媒介经验酝酿的想象赋予网络文学各种写法。比如,网络上虚拟景观与现实对照的二重性,在网络小说的结构设计中得到体现。网络小说的外部结构也叫设定,遵循预先约定的游戏逻辑,如朝代是否架空,角色是人是神,等等。设定在读写群体间建立共同认识空间,如作为&濒诲辩耻辞;灵异神怪、奇幻仙侠传奇&谤诲辩耻辞;的《花千骨》难免上天入地、追魂摄魄,读者也以&濒诲辩耻辞;白衣飘飘有仙气&谤诲辩耻辞;预想人物形象。网络小说的内部结构则强调情感促成情节的合理性。《花千骨》的男主因爱将女主&濒诲辩耻辞;镇压海底两百年&谤诲辩耻辞;,这一不可理喻的情节把情绪推到极致,但如果结合二人&濒诲辩耻辞;上仙&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妖神&谤诲辩耻辞;的对立身份,将虐恋转换为&濒诲辩耻辞;敌营情侣牺牲小我成全大义&谤诲辩耻辞;则也能讲通。网络小说以神鬼、穿越、金手指等幻想,配合恋爱、上进等现实境遇的写法绝非毫无来由,它们是游戏逻辑和情节延展的共同结果。这种媒介经验给网络文学写法带来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结构中,也表现在情节、人物设定、叙事节奏等方方面面。

  媒介经验还关系到我们对以往文学作品的认识和选择。作品只有进入读者视野,才能成为被借鉴和参照的对象。数字时代的宽广视域拓展对前代文学的认识,揭示出文学与想象相互启发和关联的谱系。网络媒介联想式的阅读触类旁通,影响的焦虑则不断激励作者推陈出新。不仅以往文学作品通过新媒介影响后世,后代的媒介也同样改造前代文学。只有获得媒介选择才能进入文学脉络,从而成为启发同辈、孕育后代文学想象的土壤。文献数字化消解了宏观权力的述史力量,借助完善的文本库和自选关键词,网络新媒介的新语法生成包容广泛的文学视野。在官方典籍、学院传承与民间授受之外,媒介促进了文学的交融多变。

  新媒介使经典文本和文艺资源获得更灵活的运用,对新文学形成更明确的刺激与滋养,提升了文化生产动能。与此同时,中国网络文学对其他文本高密度的引用、改写和重述,也源自网络媒体独有的间性联想。网络媒体一方面让文学数字化,改写内容轻而易举,另一方面也带来海量生产者,无论专业作家或业余写手都可参与仿写和再创作。在此意义上,文学不再具备本雅明意义上的本真性、此时此地性、唯一性,而成了媒介语法中&濒诲辩耻辞;类&谤诲辩耻辞;意义上的文学,新媒介时代的作家也成了类似口头传统相互启发的生产集体。

  (本文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

 

许苗苗

许苗苗

  许苗苗,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和省级社科基金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文学评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报刊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并被多次转载,出版《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2021)、《北京都市新空间与景观制造》(2016)、《大都市 小空间——写字楼阶层的诞生与新都市文化》(2011)、《性别视野中的网络文学》(2004)等学术著作。目前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交媒体时代网络文艺中的玩劳动研究”、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暨北京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现实题材转向中的北京网络文学研究”,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网络文学的文化传承与海外传播研究”子课题“中国网络文学的文化传承与有序发展”。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天美影视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