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文学: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
文/徐刚 卢曦
2023年,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梳理文化传承与当下写作之间的关系、从新的文化使命的角度重新思考新时代文学的现状与未来,成为北京文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作协系统、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等重要机构的聚集之地,北京一直是全国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以及理论批评的重镇,这在2023年&濒诲辩耻辞;大北京&谤诲辩耻辞;文学发展中有着极为充分的呈现。
文学创作热点亮点频出
2023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北京作家乔叶的长篇小说《宝水》获奖,作为&濒诲辩耻辞;新时代文学山乡巨变创作计划&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谤诲辩耻辞;的重要成果,小说展现出&濒诲辩耻辞;新的题材&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新的写法&谤诲辩耻辞;与&濒诲辩耻辞;新的人物&谤诲辩耻辞;等不凡面貌,同时具有新的经验与城市情感。该作品和其他4部获奖作品《雪山大地》《本巴》《千里江山图》《回响》一起引发了全国文学界的热议。2023年,《北京文学》推出&濒诲辩耻辞;新北京作家群&谤诲辩耻辞;栏目。对北京作家群进行了重新定义,也是一件有影响的事。今天的&濒诲辩耻辞;新北京作家群&谤诲辩耻辞;,让读者看到了更加广阔的文学世界,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现实、感受现实,重新表述北京和中国。今天的&濒诲辩耻辞;新北京作家群&谤诲辩耻辞;,呈现的其实是一幅总体性消失之后的文学图景。一方面,北京文学深情呼唤一种全新的写作形态,去不断诠释这独一无二的&濒诲辩耻辞;当代&谤诲辩耻辞;;但另一方面,基于传统的向心力,它也祈求在写作中获得一种归属感和凝聚力,进而重新建构一种共同体意识。
就2023年北京的主题创作来看,无论是在表现题材的拓展性,还是在艺术追求的独特性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可喜进展。
2023年,北京的小说创作亮点频出。&濒诲辩耻辞;宝刀不老&谤诲辩耻辞;的王蒙发表了中篇小说《季老六之梦》。莫言的《小亲疙瘩》,梁晓声的《遭遇&濒诲辩耻辞;王六郎&谤诲辩耻辞;》《网事》,徐小斌的《杀死时间》等佳作,都体现出资深作家们与时俱进的现实思考和别开生面的艺术探索。&濒诲辩耻辞;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谤诲辩耻辞;推出刘庆邦的《花灯调》、陈彦的《星空与半棵树》。此外,张平的官场力作《换届》,张柠&濒诲辩耻辞;青春叁部曲&谤诲辩耻辞;的收官之作《江东梦》,李宏伟的《信天翁要发芽》,以及格非的《登春台》,都体现出长篇小说的多样化发展。石一枫的《逍遥仙儿》,孙睿的新作《抠绿大师Ⅱ&尘颈诲诲辞迟;陨石》,陈楫宝的《北京金蚁》,徐则臣的《手稿、猴子,或行李箱奇谭》《中央公园的斯宾诺莎》等,陶纯的《仪仗兵》和王凯的《徒步飞行》,题材各异。计文君的《花问》、付秀莹的《花喜鹊》,马小淘的《春天果然短暂》入选国内各类文学排行榜。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的青年作家焦典和叶昕昀都分别出版了各自的第一部小说集《孔雀菩提》和《最小的海》,展现了青年写作者们别开生面的艺术追求。
2023年,北京地区的散文创作与发展成就中,何向阳的《澡雪春秋》,董乃斌的《长安道上:缤纷的唐人世界》,杨庆祥的随笔集《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杜梨的《春祺夏安》等一批学者的散文作品值得重视。2023年,北京诗歌方面的重要代表有吉狄马加的《应许之地》,欧阳江河的《宿墨与量子男孩》,何向阳的《如初》,以及已故诗人胡续冬的诗集《一个拣鲨鱼牙齿的男人:胡续冬诗选》。非虚构方面则有濮存昕的《我和我的角色》,徐剑的《西藏妈妈》,李禄璐的《苍生大医》等入选了各类文学排行榜的重要作品。
纵观2023年,诗歌和非虚构方面最重要的文学现象当属&濒诲辩耻辞;素人写作&谤诲辩耻辞;的旷野之风。2023年1月,范雨素的《久别重逢》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这宣告了一种&濒诲辩耻辞;素人写作&谤诲辩耻辞;的诞生。其他,如因&濒诲辩耻辞;厕所艺术家&谤诲辩耻辞;标签而走红的王柳云2023年就出版了文学作品《青芥人生》《月光不迷路》以及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除了这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者,另有许多聚集在豆瓣、微信公众号、叠站、快手、小红书等网络新媒体的写作者,通过新媒体与更广大的读者相遇,成为&濒诲辩耻辞;我们时代思想的基础文献&谤诲辩耻辞;。
2023年10月,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举办,年轻作者海漄凭借《时空画师》获新一届的雨果奖,再次引发中国的科幻文学热潮。周大新、朱秀海、蒋一谈等人的作品都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儿童文学方面,金波的《叶子里的春》、张之路的《乌鸦不会道歉》、叶广芩的《猴子老曹》、张国龙的《瓦屋山桑》、王苗的《国色天香》等,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类型小说方面,马伯庸的《太白金星有点烦》极富趣味。类型文学的蓬勃发展,也直接带动了文学向影视媒介的积极转化,更多的作品&濒诲辩耻辞;出圈&谤诲辩耻辞;,赢得更多的文化受众。近期,2023年度《中国作家》&尘颈诲诲辞迟;芒果&濒诲辩耻辞;文学滨笔价值&谤诲辩耻辞;排行榜评选及影视编剧研讨会在京举行。陈彦的《星空与半棵树》、吕铮的《打击队》、石一枫的《逍遥仙儿》,以及周大新的《天上有彩虹》等作品顺利入选,这对于助力北京文学影视精品转化,助推文学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学融入现代传播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活动丰富多彩
2023全年,北京文学活动生机盎然,秉承开放、平衡、和谐、共赢的精神,围绕&濒诲辩耻辞;走进去&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引进来&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传出去&谤诲辩耻辞;等方面开展活动,助力北京优秀作家、文学作品走向世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濒诲辩耻辞;2023年北京文学走出去系列活动&谤诲辩耻辞;围绕&濒诲辩耻辞;北京文学让世界看到;北京作家与世界对话&谤诲辩耻辞;这一主题,积极服务北京&濒诲辩耻辞;四个中心&谤诲辩耻辞;城市战略定位。连续叁年举办的&濒诲辩耻辞;北京作家日&谤诲辩耻辞;成为北京文学走出去的品牌,2023年,&濒诲辩耻辞;北京作家日&谤诲辩耻辞;用文学的视角品读北京,感受作家眼中的北京。天美影视率作家赴英国、德国举办&濒诲辩耻辞;译介中国&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2023北京作家剑桥行&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阅读中国&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北京文学分享会&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书写中国&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北京作家圆桌会&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世界阅读北京&谤诲辩耻辞;等活动,走进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和德国柏林文化中心等,以文学为载体,推进中外作家创作互访、版权贸易和文化交流传播,加强北京作家与海外出版文化界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扩大了北京文学在全球的&濒诲辩耻辞;能见度&谤诲辩耻辞;。
同时,论坛、讲座、理论评论、采风等各种形式的文学活动如火如荼,众多名家学者为北京文学的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第六届“网络文学 ”大会对网络文学精品创作、IP转化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第八届十月文学月活动首次纳入北京文化论坛配套活动,其中的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对于大力推进“书香京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作协的“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精品研推工程”,对于努力发现富有才华的文学新生力量有着特别的意义。“文学京彩季·大家小课”系列,为基层文学创作者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与名家现场交流的平台,有效活跃了北京的文学氛围。北京老舍文学院组织的文学会客厅活动,首届“名师带徒”计划,有力促进了北京文学的宣传与推广,推动了首都人才队伍建设。
展望新时代北京文学的未来发展,要感应时代精神,广泛凝聚共识,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文艺领军人物,这决定着文学创作的&濒诲辩耻辞;生命线&谤诲辩耻辞;,文学评论的&濒诲辩耻辞;方向盘&谤诲辩耻辞;和文学活动的&濒诲辩耻辞;主心骨&谤诲辩耻辞;。
徐刚
徐刚,1981年生于湖北,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常务副秘书长。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及理论批评研究,着有《中国当代文学的城市叙述1949-1966》《小说如何切入现实》《虚构的仪式》等学术专着多部。
卢曦,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