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影视

易海云《踏歌行》诗集研讨会

摆关闭本页闭 来源:来源:海淀区文联      发布时间:2013-12-23

    作为解放后海淀区文化事业开拓者之一的易海云,在行将80高寿之际出版了诗集《踏歌行》,成为对他人生和创作的又一次检阅。


    60多年前,一位青年自湘江之滨来到海淀。他就是解放后海淀区文化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诗人、书法家易海云先生。

    易海云先生从小就爱好诗词和书法,少年时代即有诗词问世,数十年间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诗集《长天云海路漫漫》、《新千年诗集》,诗论集《中国诗歌向何处去》,散文集《海淀杂记》、《云海春鸿集》,传记文学《田汉一家》(与人合著),电视剧剧本《潇湘夜雨》(与人合著),专著《老子通读》等。

    易先生在《中国诗歌向何处去》一书中,大力倡导“用现代语言写诗,尽量不用难懂的古代语言,不用或少用典故,不能食古不化,要多向民歌民谣学习。”他主张用多种形式写诗,他说诗歌要大众化,让大众喜欢。他笔下的诗歌语言通俗,格调清新诙谐,感情真挚细腻,意境优美。他还坚持艺术创作要精品化,好诗词要达到三新,即新思想、新语言、新语境。这正是诗歌发展的生命力。

    在书法上,易先生同样主张大众化。他从小不临习篆书和草书,而专攻颜楷,尤着力于《麻姑仙坛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成立海淀书协之后,易先生又以颜楷为基础,临习二王及魏碑,吸取各长,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既庄重又秀美,既平整又开张,既规矩又放达,既朴实又寓灵动性。易先生书法的另外一个特点,即所属内容大抵都是自己所作诗词。因之抒写内容娴熟于心,蘸墨挥来一气呵成,作品自然气韵生动。

    斗转星移。60年前的年轻诗人如已到了耄耋之年,易先生已经为北京、为海淀倾其一生所能,正如其诗所云“满腔热血当油点,不尽江河日夜心。”恰逢此时易先生的《踏歌行》合集出版,故汇集各界名流齐聚一堂,分享先生60余年的光辉成就,同时也共同倾听一个八十岁老诗迷的汇报。

易海云诗集《踏歌行》研讨会实况


易海云的创作经历及艺术成就
卫汉青
海淀区文联主席,中关村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易海云同志1934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51年参加工作,曾任海淀区文化局副局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1986年组建区文联并兼任文联主席,1994年退休。退休后他始终坚持诗歌创作以及推广普及,担任香山诗社社长,北京诗词演唱团团长,并亲自创办海淀区华夏卿云之声诗词演唱团,担任团长。他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海淀书协名誉主席。

    易海云同志从小与诗歌结缘。他儒学功底深厚,热爱传统诗词,同时密切关注形势发展,21岁就撰写了《论诗歌的民族形势》的论文,既倡导新诗,也鼓励传统诗词与新诗的相互借鉴融合。

    他长期担任行政工作,在工作之余坚持笔耕不辍。在60多年创作研究中涉猎范围十分广泛,除了诗词,戏剧、散文、书法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前不久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天美影视举办的全国剧本征集活动中,他和彭哲愚共同创作的电视连续剧《潇湘夜雨》被评为十佳优秀剧本。与此同时,他潜心研究老子思想,将老子的自然哲学思想与人生相结合,形成了独到的养生哲学理论。至今,他已出版各类专著十余部。新近出版的《踏歌行》是他在行将80高寿之际又一次对人生和创作的检阅。

    首先,《踏歌行》是正气之作,正能量之作,主旋律之作,是北京精神的生动写照。

    第二,易海云同志古典诗词的造诣非常深。中国是千年诗国,中国传统诗歌句式工整,琅琅上口,语言精粹,意味深远,深入浅出,易海云同志做了很好的传承,把中国传统的精髓文化传承下来了,又把古代和现代风格融进去,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第三,易海云同志50年代初就到海淀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给他提供了营养,他的诗歌画面感非常强。诗集叫《踏歌行》,让人想起南宋著名的诗画家马远的代表作《踏歌图》。海云同志虽然不是画画的,但他的诗集情景交融,很有特色。

    今年是易海云同志的80寿辰,我们用这样独特的形式为他祝寿,希望他再接再励,不断耕耘,到90和100岁的时候再举办类似的活动!


我和易海云一起工作了一辈子
张宝章
海淀区政协原主席、着名史地学家


    我和海云一块工作了一辈子。我从25岁调到海淀区委宣传部来,他那会儿23岁,是老宣传部的干事。

    在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区委宣传部在全区搞“诗画满墙”,人人做诗人。海云主持创办海淀第一个诗刊,还跟宣传部的同志共同写了一首《海淀是个好地方》,这首诗由两位作曲家谱了曲,1958年传遍全区,那时几乎什么大会都要唱这首歌。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易海云受到别人的陷害,受尽了苦头。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参加了曙光读书班,我们又到海淀五七干校住一个屋,一起割稻子,上山拣牛粪,修马路。后来修水库的时候,我们又住进了一个屋。为水库运送的第一车工料就是我们推的,一直到最后一车水泥石头。每车石头五六百斤,每车水泥大概有八九百斤,八个小时推一百多辆,每天要运上几万斤,整整五个月才铸下这个大坝。

    后来,易海云下放了,转了一圈又回到区委宣传部,我们又在一个屋办公。我们开始积极筹划成立海淀区创作协会,我们俩一块儿向区委常委做了汇报,通过以后,我们俩又一块儿当了创作协会的副会长,然后和文化局的同志一块编辑了《北京风物散记》,后来出了续集。

    我们在创作协会组织民间文学小组,在市文联的领导下,我们出了几本传说故事:《曹雪芹传说》、《颐和园传说》、《圆明园传说》、《香山传说》,这几个传说经过后来的发展,有的变成了市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变成全国的文化遗产。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俩又一块儿抓了政协的文史委员会,使当时文史委员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我们在退职以后,又一块做了海淀区志的主编,编出了海淀第一份区志。在此期间,我们还共同编辑出版了400多万字的《海淀史记地书》,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俩合写了《海淀古诗选注》、《乾隆玉泉山诗选》、《乾隆三山诗选》等,可以说一块工作了一生、合作了一生。


从诗词研究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研究
宣奉华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我看了易老的《踏歌行》和《老子通读》,深感易老是一位有非常强烈的文化责任感,想要发展中国当代诗歌事业的人。易老非常珍惜尊重中华诗词文化的传统,同时又强烈要求诗歌随着时代前进,要求诗词要创新,我认为这是中国诗词发展的方向。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他的文化,他的诗词发展绝不能固步自封,要在古人创造的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他的诗首先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创新,并且还创造了七言新体,《香山颂》、《巫山神女颂》等这些代表作都是七言新体写出来的,成了《踏歌行》里面特别闪光的亮点。

    易海云同志在诗词理论方面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1955年的时候,21岁的易海云就写出来对于中国诗词的民族形式的问题。

    最为可贵的是,易老从诗词研究拓展到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研究。他提出《道德经》就是宇宙平衡论,道德经以道治国,以无为的思想达到社会的平衡,社会的公正,以及以道养生,这些观念早已引起中国学术界的极大的关注。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雍文华
中华诗词学会研究员


    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人写诗,就是死拼硬凑,捉襟见肘,分不出情才为何物。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易海云同志就是这样的真正的诗人。

    易海云先生就是诗坛老手,各种题材都能写,我读他的《踏歌行》很有味,来得非常自然,一点都不做作,这是很不简单的功夫。

    易海云先生80高寿还在跑,希望永葆童真。


《踏歌行》的六种“美”
廖小鸿
中央党校教授、《燕京》诗刊副主任


    易老在诗坛探索奋斗耕耘将近70年,实际上也是他80岁一生的写照。《踏歌行》是一本不愧于易老自己,无愧于民族,也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品,“做最好的自己”——《踏歌行》是易老这一辈子做最好的真实写照。

    我是教书的,主要讲中国美学史,因此我想从中国美学的角度谈谈我读《踏歌行》的感触。

    《踏歌行》的美可以分成六个层面,即语言层面的美,理念层面的美,情感层面的美,意象的美,气韵的美,灵感的美。其中灵感层面的美是诗家最高的追求,《踏歌行》中的不少诗都有灵感的火花,并不是苦吟出来的,很显然,他在写的时候自身感受比较鲜明。


激情是诗的灵魂
赵金九
北京作协副主席


    易海云十几岁就开始写诗了,写了近70年了,几十年来,他的诗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情,他走到哪儿,他看见什么,都能激发他写诗的激情。激情是诗的灵魂,这近70年的创作过程中,是激情在支撑着他。然而除去写诗,他本人好像又不是那么充满激情的人,表面看像是老气横秋的样子,其实那份激情在他的骨子里。

    虽然这几十年里易海云受到很大的挫折,但他激情不减,对党的信念不减。这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信念,始终感染着我们。


易海云是北京诗词学会文化发展的功臣
段天顺
北京诗词学会原会长


    易海云先生是北京诗词学会的元老,多年致力于北京诗词文化的发展建设,他和已故老区委书记张还吾等一批海淀区诗词文化人一起组成香山诗社,其中有一批会员现在都成了北京诗词学会的骨干力量。海云是北京诗词学会和北京诗词学会文化发展的功臣。

    海云为诗,清新流畅。我曾给他写了八首诗作为序言。其中有一句“海云诗笔写香山,纵使时光催人老,依然神采照天年。”其中“天年”是指120岁,我相信他能活到120岁,并能写到120岁!


诗心不老,激情不减
张桂兴
北京诗词学会会长


    北京诗词学会出了一套丛书,收录了长期在北京诗词学会任职的副会长、编辑和一些老作者的作品,其中就有易老的作品。为什么要出这套书?因为这些人和这些作品,是北京诗词文化建设当中的一笔财富。

    易老师的诗文思海阔,其最大特点就是流畅,而且通俗易懂,但是这里边的笔墨造诣又极深。《踏歌行》歌吟精气神,虽然易老如今已经80岁了,但他诗心不老,激情不减,那种精气神值得我们学习。


作诗的“叁新一高”
李树先
北京诗词学会副秘书长


    易老的诗,若用几个字评价就是:构思精妙,言浅意深,有大家风格。纵观古今历代诗人的作品,越大家写得诗越浅,语意越深。

    易老还在诗歌的理论中提到“三新”,即新思想、新语言、新语境,很有指导意义。易老书里精彩不断,特别值得我赞颂的是《巫山赋》、《百花吟》。今天我想在易老提倡诗创作要三新的基础上,再加上“一高”的观点。诗离不开“一高”,什么高?即“格”要高。诗的品格不高,就不会流传千古。


海淀的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石
崔墨卿
北京作协诗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诗人


    我和老易一块工作了8年,当初老易成立文联就有一个宗旨,出作品、出人才。文联成立以后,海淀区在北京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是8名,比北京市其他区县都多,出的好书也非常多。

    海淀文学艺术大批人才都是老易推进、吸引进来的。在文联没成立以前,书法家协会是老易亲自创建的,后来成立文联,有编制,有办公地点,也有经费,他为海淀的文化事业发展奠定基石。


易海云的诗风诗品
冯又松
香山诗社副社长


    近一个世纪以来,白话诗的出现,古体诗词几乎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但是谁能想到,改革开放一声春雷,沉寂这么久的古体诗词,竟然由慢慢复苏,到现在大行其道,全国写诗的人数以百万计。

    1955年,易公写出了万余言的《中国诗歌向何处去》,1959年发表了《我的诗的宣言》,掷地有声地宣布:“我写诗,我写我的诗。我走路,我走我的路。”由此,他遭到错误批判。翻开易公的诗集,我们会发现,受到批判的易公并未沉沦,他继续探索着前进。他惋惜:“扫除糟粕连珠弃,师习西方带土承。”他放歌:“攀登莫畏山高险,一放奇花万目新。”(1979《诗论》)。

    我以为,特别值得学习和弘扬的是,易公写诗既不标新立异,也不泥古不化。他始终坚持民族化、大众化的方向。在这个总目标下,他刻苦探索,既写律诗、绝句,也写古风、歌谣体和有新意境的新诗,既写赋,也撰对联,样样清新精绝。


“当代京城的白居易”
马尚瑞
北京市社科院文艺学会原会长


    今天到这儿来,是想分享海云同志的幸福。一个人的业绩被别人分享幸福,被分享的人应该更幸福。

    易海云是书法、诗歌的大家,可称之为“当代京城的白居易”,是少有的京城才子。老易对诗词格律摸透了,他不仅背唐诗,连老子的《道德经》都背,对古典文化研究很透。

    易海云同志一直在海淀工作,在他的努力下,不仅开展了海淀区的各项工作,而且推动了北京市的工作。民间文艺、民间故事的收集都是海淀带头的,易海云把一生都献给了海淀,献给文艺事业。


诗歌与民族形式的初探
黄小甜
中华诗词学会培训中心副主任


    2012年6月份的时候,广西召开了民歌研讨会,主要探讨如何把诗歌和民歌结合起来,如何让诗歌形式更好。但是来北京结识易老之后才知道,他在1955年就已经有了这样的研究,即《论诗歌的民族形式》。他的论述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易老的诗平易而有深意。他竟能将酸枣写得那么平实,情又写得那么深。连杨柳这种很平实的东西,易老都能写出新意,值得我们晚辈学习。


“现代格律诗万岁!”
易海云
海淀文联原主席、香山诗社社长


    人生八十岁,写诗七十年。《踏歌行》合集的出版,就算是一个沉迷于诗的老顽童的汇报吧。

    此生合与诗有缘,从小就喜欢诗词,然而对诗坛的状况深感忧虑:形式单调贫乏,旧体诗被歧视和排斥。如何对得起泱泱诗国的称号?

    遂于1955年写出《论诗歌的民族形式》一文,分析了我国古典诗歌和民歌的不同特点和共同点,提出了在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共同特点的基础上发展我国新诗的意见。即“发扬那种大众化的、有大致格律的、和谐音调的、精炼词句的、高度技巧的、富有音乐性的优美的诗歌。”

    此志既立,便矢志不移,数十年来,可谓契而不舍,乐此不疲,撞得头破血流而不悔,做过各种尝试。《踏歌行》者,仍然只是尝试集也。

    从清末提出“诗界革命”以来,经过多代诗人前赴后继,究竟达到什么目标,争论不断,很难形成共识。许多诗界革命前辈,如闻一多“勒马回缰写旧诗”去了,胡适也认为:“四十年的新文学、新诗只不过‘尝试’了一番,至今也没有大成功。”新诗泰斗臧克家从仇视旧诗到“我是一个两面派,新诗旧诗我都爱。”(1977年),再到“我爱旧体胜新诗”(1990年),终于由激情回归理性,回到真理,回到诗歌发展的客观规律上来。

    诗歌应随时代,新时代的诗歌,应该具备新思想、新语言、新意境的三新境界。即由古典格律诗国转变为现代格律诗。格律是古典诗歌的精华所在,是诗歌发展的规律体现,是应该发扬而不应排斥,更是一万年也打不倒的。

    由“三新”取代“三旧”,由古典格律诗到现代格律诗的转变,这应该是当代诗人的目标,也是当代诗人的责任,也即是一百多年来“诗界革命”的目标。

    好久不喊万岁了,在这里斗胆喊一声,现代格律诗万岁!


人才助力海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陈名杰
中共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海淀很幸运,有这样好的地理环境,又是全世界各类人才最密集的地方,其中就有像易老这样热心海淀文化发展的工作者。我想借此机会把这几年对海淀文化的探索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总体来讲,在区委区政府总体工作格局中间,对文化的思考简单说是“三区两道一基”地。“三区”即举区域之力,聚万众之志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申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保护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两道”即西山文化创意大道和中关村演绎大道。一“基地”,即海淀区首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在文化遗产挖掘上,这几年主要推了这样几件事,一是三山五园,二是中法文化年。2013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我们正在修复贝家花园,拍摄纪录片等,并将展开一系列活动。除此之外,2015年是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我们已经展开了相关的活动。同时,我们也特别注重发挥区域文化人才的作用。

    借易老的一句诗:“八十人生再启航。”祝愿您有更多更好的作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
彭兴业
海淀区政协主席


    首先祝贺易老《踏歌行》这本沉甸甸的诗集正式出版。

    第二,我想感谢易老,这么多年他一直在文化的领域辛勤的耕耘,为海淀的文化发展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是这些老前辈让我们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开拓今天海淀文化的工作,因此我们后人永远都不能忘了我们的前辈。

    我今天来参加研讨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向易老学习。向易老学习什么?就是学易老作为老共产党员的那种理想信念以及精神上的追求。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讲了一句话:“理想信念是我们精神上的钙。”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就缺钙。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精神上的钙,这个民族就会很软弱,挺不起脊梁;一个年轻干部如果精神上缺钙,政治上就会变质,道德上就会沦落,经济上就会贪婪。

    易老虽然已经退休二十余年了,但他退而不休,实际上退休那天就是易老新生活的开始。他勤奋地耕耘,诗、词、联和赋样样精通。易老的书法也写得精劲,很难相信这样的字出自一位80岁老人的手里。

    易老在入党50周年感赋写到:“激情如火不成眠。”入党50年还激情如火不成眠,让我突然间想起当年我在北大的时候给季羡林先生过生日,那天我们让季老站起来说几句话,季老站起来说了两句,羡林八十小弟弟,人生刚开始,就坐下了。就说这两句话,让我特别震撼,八十了还这么豪迈。

    除了学习易老这种精神境界,还要学习他的风格。易老喜欢背老子的《道德经》,不光背条文,还知行合一。我是学哲学的,我理解的《道德经》最主要的精华其实就是四个字:光而不耀。有人问易老这么高深的造诣,为什么没有当教授,为什么没有当大官,因为这不是他的精神追求。他脚踏实地,发光发热不炫耀,不张扬,不追求名利,如果有求于他,比如政协有些活动邀请他,他拎着小布袋就来了。我们学习易老就是学习他这种精神。

    如今,国家对中小学生学习英语和语文的考试分数做了调整,比从前更重视语文的教育。易老是11岁开始写诗的,我也希望让现在十几岁的孩子们也投身到诗的王国当中来,让孩子们热爱诗歌,尝试写诗弘扬老祖宗这些文化,推动着中华诗歌事业的向前发展。这样《踏歌行》才是一代代人传下去。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天美影视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