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对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濒诲辩耻辞;加大古籍宣传推广力度,多渠道、多媒介、立体化做好古籍大众化传播&谤诲辩耻辞;。天美影视成立初期,采买收藏了一批颇具价值的古籍资料。70余年以来,文联图书资料室持续开展古籍的收藏、保护和修复工作。目前收藏古籍约700余种,1000多册。
为贯彻落实《对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市文联开展数年来所收藏的精品古籍善本的挖掘整理工作,并定期推广、介绍,供大家阅读参考。
明代刻本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一、基本情况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由(唐)李白撰,(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补注。此为明嘉靖丙午(1546年)玉几山人刻本,为明嘉靖时期精刻本之一。
本书共二十五卷,十六册,四函。共收集诗歌776首,分15部分,按照古赋、古风、乐府、歌吟、赠、寄、留别、送等顺序编列。
原书函套由于年代久远已破损,天美影视于1988-1990年间,聘请中国书店古籍专家整理、修补,又请书法家题写函套、封面,题为《太白集》。经首图古籍鉴定专家鉴定,此本即为明嘉靖丙午玉几山人刻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函套正面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第一函,1-4册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第二函,5-8册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第1册封面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第1册题字、《序例》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第16册卷二十五尾页
本书第一册内有题字:光绪癸未嘉平伯恭买于朝鲜。此书应为光绪癸未(1883年)嘉平(即农历12月),名为&濒诲辩耻辞;伯恭&谤诲辩耻辞;的人于朝鲜购得。资料显示,1882年12月,朝鲜壬午兵变之后,清政府官员王伯恭受李鸿章之命,同马相伯以清政府官员和朝鲜政府顾问的双重身份,赴朝指导朝鲜政府的外交通商事务,后于1884年4月回国。王伯恭(1861-1921年),又名王仪郑,原名锡鬯,字伯恭,别署公之侨,清末民初安徽盱眙人。晚清举人,国子监学正,翁同龢得意门生,曾入张之洞幕府。工书法。着有《蜷庐随笔》传世。经多方查证可知,此藏本正是王伯恭赴朝鲜公务期间购入的私人藏品。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第1册题字&濒诲辩耻辞;光绪癸未嘉平伯恭购于朝鲜&谤诲辩耻辞;
二、特点与价值
我国的雕版印刷业,发展到明代中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完全脱离了元代的版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嘉靖时期,司礼监所辖编刻书之人数量已逾千。司礼监主要负责内府刻书,私人刻书现象也非常广泛,据《明代出版史稿》一书统计,刻书者约有4200余家,且刻书不为营利,不惜工本,颇为讲究。这主要表现在:纸质更加细密,并开始大量使用白绵纸,字体也以宋体为主。《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不仅具有上述特征,而且还具有开本阔大、版刻精美、用纸薄韧、字大如钱、墨色如漆的特点,集明版优点于一身,是不可多得、多见的明代精刻本。对于今天研究了解明代版本特点及其版本学的发展演变,具有极髙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北京书协理事白锐、会员刘亚刚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