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8日这一天,中国美术馆内热闹非常。许多人顶着烈日来到这里,参加一场展览的开幕式。这场展览的名字,叫作&濒诲辩耻辞;雕形塑意汇心语&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泥人张(北京支)彩塑艺术展&谤诲辩耻辞;。作为&濒诲辩耻辞;泥人张&谤诲辩耻辞;第四代传人,张锠自然成了本场展览的主角。展品共计150余件,涵盖创始人张明山在内的五代&濒诲辩耻辞;泥人张&谤诲辩耻辞;传承人的作品。
在这场堪称盛大的展览上,最令人瞩目的是一件叫作《暮归》的作品。这件泥塑作品的作者就是张锠。说起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张锠如数家珍。早在20世纪60年代,张锠在下乡采风时曾在一个老乡家借宿。一天傍晚,透过老乡家的玻璃,张锠看到了重峦迭嶂中的夕阳西下中,一位大嫂怡然自得地骑着调皮的毛驴,怀中抱着活泼的小孩,从远处烟雾缭绕的层峦迭嶂中走进了张锠的视野,而后又逐渐消失在苍茫的山间。这幅静中有动的美好乡村生活景象深深地打动了张锠,并且反复出现在他的梦中,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张锠用从安徽带回的黑泥,把那幅令他魂牵梦绕的美景永恒地留在了泥土的质感中。《暮归》也成为张锠的代表作,至今依然陈列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厅内。
1942年,张锠出生在天津西北角韦驮庙东街的小院,这里是泥人张几代人工作、生活的地方。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下,张锠很小就尝试着自己捏出各种形象的动物和泥人。那时起,张锠就在泥土中寻找他的创作灵感。
1972年,为了创作出一套集合了各个民族的泥塑作品,3个月的时间,张锠背着背包,走遍了全国54个民族地区,只为了完成创作前的采风工作。他与各民族同胞一起体验生活,观察每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衣着服饰,获得了弥足珍贵的艺术滋养。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张锠集中创作了批少数民族题材的泥塑作品。在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中,&濒诲辩耻辞;泥人张&谤诲辩耻辞;的形态之美、色彩之美呼之欲出,令观赏者赞不绝口。&濒诲辩耻辞;泥人张&谤诲辩耻辞;的家学渊源与西方的美术理论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结合。
198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张锠开始边教学边创作的工作生活。也是在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风格较&濒诲辩耻辞;泥人张&谤诲辩耻辞;前几代传人,开始显现出了明显的变化,他尝试走出一条新路。题材、形式、材料的变革,都是为了更准确地完成艺术表达的需要,更好地传递家族文化。虽然大胆的突破有时会引来非议,但张锠始终坚持他的&濒诲辩耻辞;大泥人张&谤诲辩耻辞;概念。他后来的很多作品,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寻求突破。而在突破的同时,他也始终坚守着贴近生活的表达。
时光流转,如今的张锠,已经是年近80岁的老人了。在一生都与泥土相伴的他看来,永远流存于指尖里的&濒诲辩耻辞;泥人张&谤诲辩耻辞;,就如同他的生命一样重要。
作者:张婷
张锠(1942年3月— ),男,“泥人张”彩塑艺术第四代传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人张”彩塑(北京支)代表性传承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民协顾问。大型雕塑《工农兵知识分子》获国庆40周年特别奖,雕塑《彩兔》被国家邮电部选为1994年生肖邮票原型,陶雕《暮归》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展览,出版专著《中国泥人张彩塑艺术》等,主编《中国民间艺术大观》等,获全国优秀教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