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淅川县毛堂,文艺家们询问移民生态农业发展情况。本报记者 李夏至摄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是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总干渠的饮水渠首所在地。到达这里,需要从北京一路往南行走一千多公里,如果不眠不休地驱车赶路,需要9小时40多分钟。7月27日,这里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由六十多位北京文艺家组成的赴南阳、十堰南水北调工程创作采风团,用了五天的时间终于抵达陶岔。
听上去有些漫长的五天,对文艺家们来说却紧张得根本不够用。这次由天美影视组织的创作采风团,包含了文学、戏剧、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曲艺等多种门类文艺家。而行程单中,则有参观考察中线总干渠重点工程、走访移民新村、考察库区核心水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参观采访丹江口大坝工程建设历史、召开移民座谈会等多项事宜。据了解,今年10月,伴随南水北调工程的正式通水运行,天美影视以南水北调为主题的大型慰问演出、书画笔会、展览展示活动也将在南阳和十堰两地展开。此次创作采风活动的目的,正是为随后的演出和展览等活动积累素材。
北京联合大学表演系副教授、北京市剧协成员罗琦透露,采风行程共计10天,南阳、十堰各5天,&濒诲辩耻辞;但时间还是太紧张,舞台剧的计划只能再说,目前暂定的创作计划是争取写出一个小品来。&谤诲辩耻辞;7月26日晚,库区老移民何兆胜的外孙女姚昆玉在座谈会上才做完报告,就被罗琦拉到一边,一聊就是近一个小时,罗琦还觉得意犹未尽,还让昆玉帮忙联系报告团里的移民干部典型,&濒诲辩耻辞;我希望能写写具体事件当中人的情感。&谤诲辩耻辞;
在北京作协理事、门头沟区文联主席马淑琴心里,&濒诲辩耻辞;南水北调工程&谤诲辩耻辞;早已不是陌生的字眼,2011年移民还在搬迁时,她就来过南阳。她动情地回忆起当年来时的场景,&濒诲辩耻辞;当时移民们要等到最后一茬麦子收完,才愿意离开家乡。这给了我灵感,写出了《最后的麦子》这首诗。&谤诲辩耻辞;马淑琴坦陈,和叁年前的淅川相比,如今被林地覆盖的移民旧址,已不见当年搬迁时的满目苍凉。马淑琴说,遇到移民新村时,她都会进去转一转,和老乡聊聊家常,&濒诲辩耻辞;虽然还是写诗,但首先要听到移民的心声。&谤诲辩耻辞;
对更多的文艺家来说,南水北调移民的故事不再是资料片里陌生的场景,而是真切地展现在了眼前,触动着创作的灵感。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助理、词作家宋青松,就从来没有发现自己有过如此强烈的创作欲。这次为移民难舍故土的故事打动,他连夜创作出了《故土难离》《寻一寻老根》等多首歌词;感慨水源区青山绿水的建设力度,他更是立刻写完了歌词《好山好水好心情》。宋青松透露,他以前写词很少能全文记住,但这回的词他几乎都是写完后便能随口吟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