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影视

当前位置: 首页>>文艺资讯

深深农情从何来?  

摆关闭本页闭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尹成杰
发布时间:2015-08-11

  近日,回良玉同志寄情抒情寓情的大成之作《七情集》付梓出版,可喜可贺。我静下心来,闷头拜读,细心品味,那种敬佩、感动和震撼之情油然而生。 《七情集》是回良玉同志重要的文学创作,也是他对人生的文学解读。作者洋洋洒洒的抒情,记录了生活与工作长河里最灿烂的浪花,绽放了用足迹写进历史的炽热情感。 《七情集》涵蕴着对人生、事业、家乡父老、亲朋好友的真情实意,充满了对祖国、人民和社会无限美好的深深情愫。

  可能因为我们来自农村,也可能因为我们生命里流淌着绵延不断的“三农”基因,因而《七情集》最触动我、最吸引我的,莫过于《我的“三农”情缘》 。“三农”情缘,是作者情感世界里最珍贵弥醇的精神财富,是作者无论工作时空、地域和岗位怎么变换始终不变的高尚情怀,是作者从事“三农”工作、奉献“三农”事业的内在动力。正如作者在文中开宗明义地说:“虽然变换多个岗位,工作的主线主业就是‘三农’ ;虽然变化了多个层级,却从没离开‘三农’这个事业;虽然变动了多个省份,却从来没离开国家粮食商品粮基地和农业大省。 ”“三农”工作伴随作者的成长历程,书写了作者的真实人生,结下了与“三农”难以割舍的深厚情缘。

  作者深厚的“三农”情缘,形成于他的特有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日积月累,历久弥醇。家乡黑土的无私养育,锤炼了他热爱黑土地、热爱农民和农业的内心世界。他的家乡榆树市是松辽平原著名的粮食产区, 13年的县乡工作使他深知黑土地的分量,乐道乡土上的金黄收获,倍感农业和农村的伟力。父老乡亲“要敬畏负载和生养万物的大地,要学会种地,学会养家糊口,学会吃上饱饭、穿上暖衣的本领”的重农教诲,“爱在黑土,情在五谷”的崇农传统,在作者的心灵里结下了深深的“三农”情缘。尤其是作者五个层级、四个省份以至面向全国的身体力行的“三农”工作实践,不断升华了对农民兄弟的认知和情感。正如他在文中说:“春天与农民兄弟一起扶犁、点种、‘踩格子’ ;夏日与庄稼把式一块间苗、铲地和灭虫;深秋与满手老茧的父老乡亲一道收割、拉地和打场;隆冬和‘狗皮帽子靰鞡脚’的东北汉子一同刨粪、送肥和交公粮。 ”与农民的共同劳动与亲密接触,使得作者体悟与概括了农民的勤劳质朴、坚毅顽强、知恩感恩的高贵品质,这既是他对农民兄弟的情感表达,又是他精神世界的营养来源。作者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农民的辛苦劳作与默默奉献。在农事大忙季节,农民常常是“早晨三点半,中午嘴嚼饭,晚上看不见” ;在大灾面前,自己撰写“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标语;农民期盼改善生活,但为国家作贡献从不打折扣,总是“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才是自己的” 。这种对农民发自内心的赞美与深情,让我们怎能不鼓舞,怎能不感动? !

  作者深厚的“三农”情缘,始终体现在一个“干”字上。他把对农业、农民和农村之情,倾注在自己所肩负的工作职责上,倾注在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上,倾注在全力推进党的“三农”伟大事业上。作者在文中用朴实的话语告诉我们,“我与‘三农’的情缘,在学和干中不断加深” 。带着深厚的感情,向农民学习,向农业学习,干在农业,干在农村,在学和干中积淀和升华“三农”的情缘。作者在县乡工作时时常下乡蹲点,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至今仍然难忘那段淳朴火热的生活,仍然记得“坐在农家炕头与农民促膝谈心,走进田间地头同农民唠嗑干活的情景” 。农民的点滴恩情,作者牢记心间,“农民自己省吃俭用,却给我们蒸鸡蛋糕;农民自己取暖缺柴,却把我们住的火炕烧得热热乎乎” 。在作者笔下重现的这种细微而具体的生活画面,表现出农民兄弟那种炽热朴实的情感,那是一种对农民发自心底的敬重、相亲和厚爱。情深则爱农,情深则惠农,情深则强农。作者的情来自“三农” ,又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其中,为“三农”竭尽所能,思虑甚远。由于“三农”工作的特点,免不了风里来、雨里去,他总是深入乡村,不辞劳苦,忘我工作。为了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粮食生产发展,在中央领导下,他会同有关部门反复研究、协调和推动出台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当洪水袭来时,他来到抗洪抢险一线,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奋战;夏收时节,他曾顶着烈日来到金黄的麦田,与农民兄弟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在扶贫工作中,他来到宁夏西海固地区,亲自体味和感受干旱少雨的“苦瘠”生活。作者高度赞扬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以及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工作的干部群众,他曾经驱车百里到毛乌素沙漠腹地看望一对防沙治沙的老夫妇,赞佩他们守护草原的不懈付出和默默贡献。正如在文中所写:“他们是平凡人,却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他们是平常心,却展现出了不平常的心灵;他们的脸庞饱经风霜,却洋溢着灿烂笑容;他们的话语朴实无华,却道出了天籁之音。 ”

  作者深厚的“三农”情缘,充分地体现在倡导和呼吁全社会崇农护农爱农上面。他始终倡举“我们应给予‘三农’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对农民群众抱有感恩之心,带着谦恭之诚,满怀关爱之情,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真心实意帮他们解忧,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特别是作者从农民对社会贡献的角度出发,谈到“农民作为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往往缺乏表达自己诉求的途径和方式,外界常常以同情、怜悯的眼光看待他们,以施舍、恩赐的态度对待他们,而没有真正理解他们的内心,也无法理解万世根本的农业问题” ,提出农民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推崇和尊敬。作者还寻根溯源地说:“如果我们多想一想自己是谁、来自哪里、根在何方,或许就会大大增加对‘三农’的认同和情感。其实,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对农民并不陌生,或许我们自己,或许父辈乃至祖辈,都曾是农民;同农业并不生疏,或许我们自己,或许父辈乃至祖辈,都从事过农业;与农村并不遥远,或许我们自己,或许父辈乃至祖辈,都来自农村。 ”作者设身处地、发自内心的呼喊,是对人生渊源的理性认知和追溯,是对人类文明基础的哲学思考和辨析,是对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内在逻辑的深刻揭示与表达,极富感染力与感召力。我相信,读罢这段散文的描写与阐述的读者们,扪心自问,都会深切地感到,我们不能忘记人类文明的始祖,不能忘记我们的衣食父母,不能忘记社会发展的基础。

  作者深厚的“三农”情缘,使得他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从未停止对中国“三农”问题的关心和思考。作者在文中深有感触地指出,“在中国,‘三农’问题始终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农业政首邦本的地位和繁重艰巨的任务、农村广袤秀美的神韵和滞后艰深的状况、农民朴实奉献的品质和劳苦艰辛的现实” ,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三农”事业发展的牵挂与期盼。作者还指出:“对于‘三农’问题,中央站在政治高度,立足国家发展大局,有过很多精辟深刻、醒人耳目的论断,而我们往往缺乏真正的理解和重视。现在的中国农村,远不是处处富足、人人无忧;今日的中国农业,绝非离现代化一步之遥;当今的中国农民,也并未享有与城市居民完全同等的权益。 ”不难看出,一个老“三农”人对“三农”事业的情怀确实难以割舍,对“三农”事业的发展确实寄予厚望,对“三农”事业的短板确实忧虑难消。

  作者坦言:“我和‘三农’真是今世有缘,相伴永远。我的工作和生活已与‘三农’紧紧相依并融合在一起,‘三农’事业在我心灵上的印痕是刻骨铭心的。离开‘三农’ ,就没有我的成长经历;离开‘三农’ ,也不是我的真实人生。 ”在作者五十余年的“三农”工作经历中,不难看出时时处处贯穿着情、汇聚着情、渗透着情。我们从中不仅感受到作者对“三农”的深情厚谊,也能从中集聚了干好“三农”事业的精神力量。作者作为国家“三农”事业改革发展的领导者,对广大农民的深情厚谊,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忧思期盼,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挚情怀,值得我们敬重学习,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作者为&濒诲辩耻辞;叁农&谤诲辩耻辞;问题专家、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